利用两天的碎片时间,终于读完这本200多页的小册子,没看的时候,内心充满期待和向往,可是读完以后,终于明白为何有人不喜欢这本书。
村上春树,日本当代著名小说家,在而立之年放弃经营小餐馆,转而靠写作谋生,初次发表的小说获得新人奖,让他坚定自己的创作之路。他的妻子默默支持他转行写作,两人一起到了日本一个偏僻小城,闭门谢客,过上世外桃源的生活。
他说自己的前半生是为后半生的写作做准备的,在经营餐馆的时候,见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每天从早到晚,身心疲惫,眼看日子一天一天这样过去,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被世俗生活逼迫到一个很小的角落,终于鼓气勇气和过去的日子说再见,他狠心地把生意不错的店子转手,拒绝了一边经营餐馆一边写作的好心建议,而孤注一掷的投身写作的怀抱。
为了持续写作,保持良好的体力和脑力必不可少。他选择年轻时并不擅长的长跑,因为,长跑运动对场地没有特殊要求,不需要伙伴相陪,只要有一双运动鞋,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的运动。后期甚至为了挑战自己报名铁人三项,年纪越大越跟自己较劲。他或许想借助这些艰苦的身体运动不断深华自己的思想。
他在这本书中用大量笔墨描述自己参加的每一场国外马拉松比赛,一景一物都事无巨细的描写下来,当我看这些时,内心居然想,这是多么自恋的一个人啊!或许他认为读者对他的内心深处的想法很好奇,可我真的很无感,因为我不是他的粉丝,对他的自说自话内心没有任何的波澜起伏,反而觉得文章沉闷无趣,有种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
但是,我看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感受,史铁生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追寻关于我们人生的书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等,让你觉得他不是在无病呻吟,而是言之有物的感慨。
村上春树并不是我的偶像,我对他的文章没有近似宗教信仰的崇拜,所以,我会认真读他的文字传递给人的信息。我用购买商品衡量性价比的方法来审视他的文章后,我估计不会在读他的散文类题材的书。因为实在无法忍受一本书全是讲自己跑步的个人感受,类似普通人的日记体,除非你对他兴趣十足,很想八卦一下他的私生活,可说像日记又有点名不副实,根本没有任何猛料秘史之类。
我不知道是不是成名的作家,在出名后写的书就会不在迎合读者,只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构建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样会丧失一批读者,诸如我这样。或许我应该从他的小说开始看起,就会喜欢他的这本书。如果你不介意一个人从头到尾喃喃自语,那你就读读吧!当然还是有些金句的,附录如下。
1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怎么也长久不了。
2学校就是这样一种地方:在学校里,我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最重要的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这一真理。
3何时何地赢了别人也罢,输了也罢,却不太计较,倒是更关心能否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