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上过美术课,课本上古代的女子服饰衣袂飘飘,体态丰盈。老师说,唐朝是一个以胖为美的年代,这些图片都是根据敦煌的莫高窟里的壁画绘画出来的,老师指着一张飞天女子还有一个反弹琵琶的图片给我们看。那时候我不知道敦煌在哪里,更不知道莫高窟里有什么特别,不明白为什么古人为什么要将画画在墙壁上。
一直到很多年后,我看了一部敦煌的纪录片,我才被深深的震撼了,那时候我就萌生了此生一定要去一趟大西北,看看这个几千年前的敦煌莫高窟,还有月牙泉。
当我真的踏上这片黄沙地,站在鸣沙山上我就想,这些黄沙还是几千年前的黄沙吗?滚滚黄沙,大漠孤烟,却有敦煌壁画,亦真亦幻。
在那满墙丰富多彩的画面中你可以看见许多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看见现实生活里的婚嫁生育,可以看见异族情调的妙乐眩舞,可以看见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而更早以前,谁又能想象得到,在魏晋南北朝那样一个长期处于无休止的战乱、饥荒、疾疫的时代,在遥远的西北荒漠中,竟然会诞生出这样一朵艺术史上的奇葩。
佛教的传入和到来,佛像和佛经故事的生动演绎,带给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出路的百姓在心灵上的慰藉。我不能去真正的领悟古人对宗教的热忱,不能真正的感受到现代研究者的辛劳和付出,不能更深地领会那个时候一个民族深重的危机并不只是外国的侵略,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去了跟没去有什么区别?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一开始并没有写他自己的感受,而是两段的叙述,他写王道士怎样将洞壁上的 “唐代笑容" 〞宋代衣冠〞刷白。他写王道士怎样将塑雕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 余秋雨的笔触很轻,只是略加了些修饰,读来却痛入骨髓。
据说那些壁画原来画的都是佛教故事,到后来慢慢演化成了一些风俗民情。这些以图像的形式反映古代人民生活的第一手史料,让今天的我们能够直观地了解到当时的一些服饰、妆容、家具、建筑等,因此敦煌被称作“墙壁上的图书馆”。
余秋雨曾说:他常仁立前人仁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兔感到丝惆怅。余秋雨在山水之问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
我们在生活中跋涉是否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