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组织-创新

要保证领导力的效果,就必须在激励,组织和创新三者之间求平衡。

M:激励,外部反馈,二次反馈,外部激励,负反馈等。
O:组织,如果对于团队可以理解为环境和文化,也包括一些工具和流程。
I:对未来的想象。可以理解为内在的渴望,愿景。一般对应于内部驱动力。

关于“激励”,筱晓的故事:
现在的筱晓开始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昨晚睡觉前,她想要体验“解扣子”,于是请爸爸给她穿上衣服,扣上扣子。自己在那解扣子,第一遍,她没有掌握窍门,解得很慢。我提醒她,要关注洞的大小,把洞弄大,于是她很顺利就把扣子全解开了。解开后,很开心要求爸爸把衣服穿上,再扣上扣子,用很快的速度,把扣子全部解开。再次要求穿衣服,扣扣子。爸爸继续满足,于是她用更快的速度搞定,掌握了这项技能。我说,哇!恭喜你学习了解扣子的新技能哦,妈妈给你点赞!然后,她开心的睡觉了。

关于“组织”,系统里,一方面是“关系的质量”,一方面是“信息流通的顺畅度”。

关于“创新”,关键字是:倾听,碰撞,接纳,自在,自由,愉快,轻松和多视角

对所有一直成功的技术领导来说,赋予其他人更多能力的办法,都是通过他们对创新的重视,以及对精益求精做事情的重视。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强调创新的技术领导,就会发现他们都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 理解问题
  2. 管理思维
  3. 保证质量

举一个团队的例子:
Q3我们迎来团队的一个进化拐点,目标是期望团队可以再往前迈进一大步。于是和大家一起定下一个目标:“打造能放心地做更多事情的团队”。其中一个KR是“一次性把事情做对”。这部分属于在理解问题和目标的基础上定出来的策略。
I:创新行的引入了“信心指数”,收集大家在日常每一个处理的需求或故障的信心指数。希望借此来达成,培育“一次性把事情做好”的团队文化。
O:与团队打成共识,建立起信心指数的填写规则。
M:邀请度量小组将信心指数做到度量系统中,团队随时可以看到每个人的,团队整体的信心指数状况,也用于快速识别团队风险。

另一个反面教材:
17年质量改进失败的原因,如果用上述模型进行分钟,就能知道是有问题的。

  • 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没有看见所有改进背后的根本问题是人对业务和代码的不熟悉。一直没有正视这个问题,也没有有针对性的持续性投入。
  • 解决问题创新性不够:要么沿用过去以为有效的成功经验,要么跟着领域的套路走。没有找到一套适合这个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 期间也尝试过和大家一起制定改进措施,但雷声大,雨点小,制定措施时,满怀信心,落实的时候,措施未能有效、及时的执行。执行后也未及时进行回顾和总结,反思已有措施有效性并持续调整。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今晚来我家吃饭吧,我女儿做了草莓味的曲奇,奶油味很浓,还有你爱喝的橙汁。——老chino) kern拿着便条...
    榕城旧事阅读 1,319评论 0 0
  • 窗外浓云蔽日,昏天黑地,眼看又是一场豪雪就要来临。窗前那人负手而立,默然注视着窗外的雪景,山风夹杂着丝丝凉意戏弄起...
    妖猫本猫阅读 5,863评论 11 9
  • 八年了,我又回到了这个地方。 夹道的樱花树还是开着八年前的颜色,那时候的我,喜欢淡淡的粉,觉得这淡淡的粉色樱花有一...
    希羽xy阅读 2,144评论 0 0
  • 《大佛普拉斯》是台湾导演黄信尧执导的第一部剧情长片。这部电影是导演原先拍摄的短片《大佛》的基础上延展而出的110分...
    天水碧阅读 4,324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