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怎么能少了香甜多汁的荔枝?这不,又到了荔枝上市的季节,这种披着红色硬壳外衣的果实汁多味美,营养价值也很高,因而受到了许多朋友的喜爱,连杨贵妃都是它的忠实粉丝。
美味的荔枝很容易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但是吃荔枝也是有许多讲究的,民间关于荔枝的谣言很多,今天就告诉大家荔枝的“选”、“存”、“吃”三步法,了解什么才是荔枝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一步—— “选”
吃荔枝的第一步当然就是到市场上购买荔枝,想要吃到美味的荔枝,挑选荔枝可需要一定的技巧。
首先,需要观察荔枝的颜色。新鲜的荔枝应该色泽鲜艳,呈现出红中泛白、红中泛粉都是正常的。那些表面有黑斑或者暗红色的荔枝就不新鲜了,不要因为它们便宜而购买。
其次,可以观察荔枝的体型大小,一般来说同一个品种,个头大的荔枝较成熟,糖分充足,吃起来更甜。
另外,外表皮擦破、出现裂缝的荔枝可能变质或腐烂,也不要选购这些荔枝。购买荔枝时可以用手轻轻捏荔枝的外壳,外壳紧致的荔枝较新鲜,外壳较软的荔枝可能存放时间较久,新鲜度不高。
一些谣言称“不法商贩会在荔枝表面喷洒有毒液体”,让许多本爱荔枝的朋友吓得不敢购买荔枝了,我们也曾做过辟谣,请大家放心选购新鲜的荔枝。
第二步——“存”
别以为荔枝有一层厚且带刺的“外衣”就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实际上荔枝皮疏松多孔,使得果肉中含有的水分极其容易流失,如果保存不当,24小时内荔枝就会变成一坨黑球。
加之荔枝本身含糖量高,各种细菌和微生物很容易进入荔枝而使其变质,因此需要妥善保存荔枝,才能尝到其最佳风味。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保湿、降温、隔绝空气,同时尽可能地缩短荔枝运输时间。
放冰箱冷藏就是很好的办法,但即使现在可以用冰箱来储存,几天后荔枝也会变成难看的褐色,所以将荔枝买回家后最好尽快食用。
第三步——“吃”
在挑选和保存荔枝的环节就已经有了诸多讲究,但实际上,“吃”才是最需要注意的步骤,这与我们的身体健康直接相关。
除了上面提到的不新鲜的荔枝不能吃、买回来的荔枝要及时吃之外,还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
1、不要空腹吃
荔枝中含糖量很高,如果在空腹的状态下食用较多荔枝,肠胃中的糖分累积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引发胃痛、胃胀等症状,造成身体不适。
2、一次不要吃太多
除了在空腹的时候吃太多荔枝会导致身体不适外,过量食用荔枝还会导致其他不适症状,引发“荔枝病”,严重者可致死亡。
荔枝病实际上是过量食用荔枝而引发的急性低血糖。从我国广东、广西地区的报道来看,荔枝病多发于儿童青少年,成人和老人也偶有出现,主要症状是头晕、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
这是因为,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肝糖原储备不足,大量进食荔枝以后又不吃其他食物,就更容易发生低血糖,家长们需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吃太多荔枝。
我国居民膳食宝塔推荐每日水果摄入量200~400克,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一般不要超过200克,儿童一次不要超过5枚。(具体枚数还是取决于荔枝个头大小啦)
3、这些人慎吃荔枝
除了儿童不可以过量食用荔枝外,还有一些人吃荔枝时要格外注意。
这类人:易长青春痘、痤疮的人
易长青春痘、痤疮的患者要少吃荔枝。
许多人以为吃荔枝容易上火,从而导致长痘。但实际上,吃荔枝「上火」并没有科学依据,吃完荔枝之后感到口干舌燥的“上火感”,其实可能只是因为荔枝的甜度比较高,吃多了容易齁着而已。
但吃多荔枝确实会导致长痘痘的风险,这与荔枝的高含糖量有关,荔枝的含糖量高达 17% 左右,高糖分会增加血糖负荷,进而使痘痘变得更严重。
这类人:容易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者
容易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者慎吃荔枝。
人们对吃荔枝会上火的误解实在是太深了,导致人们觉得流鼻血也是因为吃了荔枝。实际上这只是偶然现象,只有一部分特殊人群吃荔枝之后才会流鼻血,大部分人并不会。目前科学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两种:
食物过敏:过敏症状与各人的免疫系统相关,当吃下某些食物之后,人体免疫系统会识别这些食物中的特殊成分,进而会有一系列症状,因人而异。
食物不耐受:往往是由免疫以外的因素引起。比如果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就是因为身体内某些消化营养素的酶缺乏造成的,进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同样因人而异。观察到自己有荔枝过敏、荔枝不耐受的朋友应该慎用荔枝。
这类人:开车者
开车者慎食荔枝。
要开车之前最好少吃荔枝,这不是因为传闻中的吃荔枝会被查出酒驾,而是因为大量进食荔枝又很少吃饭的话,极容易引发突发性低血糖症状,导致看东西不清楚、心慌、手抖、注意力不集中等,不但不能及时补充糖分,反而还会增加发生交通意外的风险。
一些吃荔枝产生不适反应,或担心自己能否放心吃荔枝的朋友,可以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
提醒注意
最后,老小乐还想给大家分享吃荔枝一些小窍门:
1、吃荔枝前适当喝点凉茶或绿豆汤,或者把新鲜荔枝去皮浸入淡盐水中,放入冰柜里冰后食用。
2、吃荔枝时,记得补充其他水果和主食,避免低血糖症状出现。
3、除了直接吃鲜的,酸甜多汁的荔枝还非常适宜入菜。
4、吃完荔枝记得漱漱口呦。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如果觉得有用,欢迎分享给朋友!
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经历或任何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给大家也说说。
我们是老小乐,祝你你全家老小都快乐!
另外,家族群里老人转发的信息靠不靠谱?老爸老妈总被文章标题忽悠?他们的养生总被套路?我们要:给老人有价值的信息!让家中老人跟上科学新时代!来关注“老小乐”并转发给老爸老妈吧!
这里是老小乐,祝您全家老小都快乐!
欢迎大家把关心的话题写在评论区,我会作为后续选题,希望创作出更多大家喜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