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子(一枚四年级小屁孩,男)总喜欢说自己倒霉,自己的水弹手枪坏了,倒霉;周末有作文,倒霉;约好的小朋友不能和他一起玩了,倒霉;下围棋输了,倒霉……但凡一丁点大、让他不开心的事,都会让他叹一口气:“倒霉!”每当我看到他嘟着吹弹可破、粉嘟嘟的小脸,为博得我的理解,用一副非常深刻的口气、缓慢的语速,描绘着“倒霉”时,我就想用手捏住他的小嘴,告诉他:“闭嘴!你不倒霉!”但日子久了,从他嘴里倒出来的“倒霉”越来越多,我奋斗了很久的“反倒霉”策略终究也是丝毫不见疗效,这可怎么办呢?
先来看看我的“反倒霉”策略集合及评价——
苦口婆心说教式策略:
大谈特谈倒霉也是幸运,倒霉是成长的台阶,不是所有事都属于倒霉,要提升自己内心抗击打能力,倒霉是为了下一次不倒霉……总之就是各类鸡汤一顿乱炖,但实际没有任何收效,最终得出结论:四年级小孩不需要鸡汤。
正负相抵互冲式策略:
在家里建立“开心宝库”,把开心的事写在小纸贴上,贴在墙上。当虫子倒霉时,带着他取下一个小纸贴,讲上面记录的开心的事,即用这个开心的事抵消掉倒霉的事。开始因为新鲜好玩坚持了几次,但也就是几次!
矫枉过正罗列式策略:
和虫子约法三章,只要开口说到“倒霉”,就要立即列举出五件开心的事。开始时配合度很高,掰着指头算高兴的事凑够了没,重心从倒霉转移到开心。但次数多了,就会非常抵触,因为他的重心太重,转不动了。
单刀直入强迫式策略:
有的教育书提倡:直接给予孩子直接、明确、简短的要求。我算是粗暴套用吧,要求虫子:不准说倒霉。可是某一次,虫子很不开心,我问他怎么了,问了多次,虫子才嘟囔着:“今天特别倒霉……但你又不让我说倒霉,我只能什么都不说。”看到危害了吧,情绪疏通变成最后的拥堵不畅了。
细思极恐,在我的教育方法中出现了问题,我一直都是在堵上他的嘴巴,而不是疏通,想到这个关键点,我立即调转了方向,为什么不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为什么不呢?
细细策划后,我给虫子来了一个“倒霉排行榜”!
第一步:入选、周同步公布
在每一周,只要说到“倒霉”,就把倒霉记录下来(在路上就用手机记下来),但要说出为什么这就是倒霉?影响了什么?(趁此机会锻炼虫子的概括、表达能力)周天全家人坐在一起,开会举手表决本周入榜的三大倒霉事件。如果开始时,孩子的倒霉事非常多,也可入选多一些,但最终要慢慢缩减入选数量,一是为了通过选举形式告诉孩子,不是任何事都能算做倒霉;二是增加活动的趣味性,给孩子留些遗憾能多些思考。诉说倒霉需要家庭成员人人都参与,不仅仅是记录孩子一个人的倒霉,过程中让孩子体会父母的不易,引发思考自己遇到的所谓倒霉的事也许只是不值一提。
第二步:评选、月度倒霉最佳
一个月就要结束了,通常在月末做一些月度总结的事也是记录时间的好办法。在月末的最后一个周末,把当月记录的倒霉的事再次罗列,问问大家有没有意见,通常还会出现之前觉得很倒霉的事,到了月底却丝毫无感了。这个时候可以在评选前删去。删到没有可删的时候,大家就可以开始举手表决了。举手表决可以分类,例如当月最倒霉的个人(个人倒霉事件入选最多),当月最倒霉的事件(获得投票最多的事件),当月最奇葩的倒霉事件等等。根据活动不断地推进,可以不断增加评选的奖项,删掉评选多次、不具吸引力的奖项设置。
第三步:倒霉最佳激励
评选结果出来后,分为两种情况进行激励。一种是没有倒霉的事,这是我们的目标和评选的初衷,往往会出现在评选了3、4个月后,需要大大奖励,毕竟没有倒霉就是幸运,还有什么比幸运的人生更美妙的呢?这个时候可以放大奖励,让孩子高兴,懂得没有倒霉(其实倒霉的实质不是倒霉事件的本身,只是倒霉的心态。能做到没有倒霉的事件,就是心态的优化改造)就是最大的幸运。奖励可以直接让孩子提出要求,尽量的满足。让孩子体会懂得自己是多么幸运的时候,自己会更加幸运。
另一种就是有个人和事件获奖,家庭可以一同推出激励方案,奖励什么都好,主要是让孩子体会到即使很倒霉,但也有心里安慰和来自家人的关心。人生的真理就是痛并快乐着,虽然很痛,但也能很快乐。实践证明,被奖励出来的倒霉,往往倒霉的成分就会减弱,而孩子对倒霉的关注度也在下降,注意力开始变为怎么去描述倒霉,和描述“倒霉”后能获得怎样的奖励。父母此时也要认真参与,借此机会让孩子理解大人需要面对的问题和挫折,再去感受自己的哪些倒霉并不是真正的倒霉。
但不能忽略了,可能一些倒霉的事真的就是倒霉。针对一些确实是倒霉的事件,借此机会也可以大家讨论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或者仅仅只是一个拥抱,但它的温度足以融化掉倒霉。
操作要点:
1.家人都要参与,参与越多、越认真,越能让孩子认真对待,去体会倒霉的实质是什么,什么才是倒霉,怎样面对倒霉。
2.说出的倒霉一定要求孩子描述,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一种形容,目的是思想传递、感情表达、引起共鸣。让孩子从简单的事情上学会沟通、学会表达。
3.事情坚持做,形式各不同。坚持做下去孩子才能形成一种习惯,对什么是倒霉、什么是不幸才能有准确的判断与认识。形式不相同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与热情,同时告诉孩子,任何事都需要经营,生活更需要经营中的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