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的章节是在118~125页,
标题是【地理和天文知识】这里面内容有一句经典的话,我很喜欢。
把地球装在了心里,这个世界就变得很小了,这叫胸怀世界。
今天晚上参加晋级典礼,我和公司的沈总聊天,说到职场上一些领导的风格,容易让我产生应激反应,不知该如何处理。
沈总说,我们可以想一下中国在世界上是不是经常被别的国家刁难,如果我们因为对方这样对我,我就停止自己的发展,或者跟对方去斗气,斗嘴,你觉得我们的结果会是怎样。
你再看看,我们现在国力这么强盛,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暗自成长,自我发展对不对?
简短几句话,我一边端着红酒杯一边认真听着眼眶微微湿润着,不仅是因为眼前的这个男人一直羞涩而无畏,谦逊而执着,对每一个人都有耐心,都很关心,非常包容,还一直很进取。另一方面,我没有听到他有任何评判,他在真诚地提供解决方案给我。
在开始之前,他很认真的看着我说,你和你的团队已经具备了冲刺总监的实力,我认为未来两三年,我们的格局会有很大的变化,你的实力,你团队的素质都很高,时机已经准备很充分了,就等着你加把劲上来。
一方面我觉得他转移了我的注意力,
另外一方面,我觉得他的格局确实是很大,第三方面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站到那么高的格局的,但是我觉得已经看到了,现在正在努力中。
今晚在看书的时候发现原来有些人之所以不容易被一些事情激惹,也是因为他的格局会更大一些。
胡萍老师夫妇,他们对孩子的兴趣的保护,各种敏感期的保护很重要,如果很功利的让孩子去掌握什么知识,可能就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了。
孟爸经常说社会上没有上大学的人那么多,只要他健康快乐,我就满足了。在孩子的成长中,始终坚持这个想法,每当胡萍为孩子的学业焦虑的时候,他爸爸的这番话总是能够让她平静下来。
因为家长没有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孩子成绩不好的焦虑,所以孩子并没有感受到自己成绩落后的体会,然后在孩子每天给父母上课,教父母一些语文知识的时候,都是在主动归纳总结提炼所学到的知识,再举一反三,这些其实都是得到了锻炼的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创造力保护里都做得非常好。
想到很多孩子小升初的时候,要提前去预习,但是实际上预习之后,孩子已经对复习的内容失去了兴趣,导致不能聚精会神,不认真完成,更多的孩子会出现了厌学。(工作的疲惫也类似)
此外,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会有很多的兴趣爱好,如果每一个爱好都坚持到底,孩子会害怕再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只有顺应着他的兴趣,让他的爱好自由兴起,自由落下,他才有信心去尝试更多的爱好。
在这些尝试中,总有一款爱好会成就他的未来,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正确的,孩子的成长也验证了这个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