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一 二消极和积极,悲观和乐观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这篇让我们了解到部分人对佛教的印象是消极的,悲观的,真是这样吗?判断的标准是什么?佛教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听听导师的开示。

一.消极与积极,积极和消极代表着我们的人生对世界的一种认识,同时蕴含着我们对人生和对世界的一种态度,消极简单的说就是不求进取,不努力不作为,就是你的行为在做这件事情上停止了,不往前走就是消极的表现,相对来说积极进取,有为努力,就是积极的表现,一般人对认为佛教是消极的,首先是出家的制度,出家人为了弘法放弃了对世俗的生活,放弃对世俗的执着,放弃了对地位,名利的追求,实际上佛教徒是积极的,要看他的价值观,佛教徒为众生的解脱去而求法,为了我们众生能够离苦得乐,传承觉醒的文化,所以说佛教徒是积极的并非是消极的。

二.悲观与乐观,导师讲佛法既不悲观,也不乐观,而是中观的,所谓悲观,简单的说,就是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对照现实人生,财富,地位,名利,只看到这些东西的虚幻,同时也看到生命的短暂,引发了悲观的情绪,如果在人生事事顺利的情况下,会把世界看得很真实,就比较容易产生乐观,就会积极追求和进取,而佛教是中观的,看生命存在困扰过患,看到生命内蕴涵着自我拯救的能力,在智慧的观照下如理观察,如理思维,正确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光明和阴暗面,通过如实正见建立一种中观的智慧。

三.为人处事的态度引起了误解,现实社会生活方式,吃喝玩乐,整个社会不断鼓动消费,追求享乐,追求名利,而出家人追求的是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素食独生,从生活中引起了误解,而我们要做出智慧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接纳一切,生命中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迷惑层面,一个是觉醒层面,从迷惑中走向觉醒,在学佛过程中蕴含着无量的功德,无量的智慧,无量的慈悲,开发我们生命内在的正向力量,面对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要战胜心魔,开发生命内在的这种正向力量,利益一切众生,首先从三级修学开始,走出迷惑和烦恼,才能够更好的利益一切众生。

心得,《佛教徒的人生》一二视频,通过导师从积极消极,悲观和乐观开示,让我们了解对佛教徒的认识和误解,让我们重新认识佛教,积极中观的去认识佛教,理解佛教,世人对佛教的误解是悲观和消极的原因,是出家人对世俗生活的一种放弃,放弃了优越的生活,过着简朴的生活,为人处事都有忍辱等,而学习了本课佛教徒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不是悲观的而是乐观点,明确人生目标,正向导师所说的一个真正合格的佛教徒要具备四宏四愿,来帮助我们众生摆脱烦恼和迷惑,帮助我们走向觉醒,我们要面对一切无常的发生,在上班时候一到年底就要评估,有的同事积分高就能加工资,有的同事积分低就不能加到工资,加到的工作就积极,没加到的就消极怠工,所以要如实看到生命中存在着困扰过患,同时也能看到生命蕴含着自我拯救的能力,看到生命的希望,能够安住在书院精进修学,来看待生活中的每件事情,如实的观照自己的内心,走向迷惑和烦恼,走向生命的觉醒和解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转自:济群法师 第一,消极还是积极 消极和积极代表对人生、对世界的态度。前者看得虚无,易流于断见;后者看得实在,易...
    道晞阅读 8,161评论 0 3
  • 长时间以来,因为种种原因,使得很多人对佛教会有很多误解。因为这种种误解,影响我们对佛教的认识。在差不多十年前,我做...
    轻轻飘过阅读 2,854评论 0 2
  • 太阳实在是太小 他甚至逃不脱我的手掌 星星实在是没必要 要有光芒 我在黑暗蔓延的时候轻摁开关 刺眼的白炽灯 就能把...
    广电1702李汇阳22阅读 185评论 0 2
  • 明天就要迎来习武崖第三次课程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学习,感觉有收获,但又似乎增添了一种无力感。每天作业花的时间不短,有...
    欢颜589阅读 240评论 0 0
  • 我给予你温柔 那么也请包容我的疯狂 就着同甘共苦 携着浪漫春风 抹去前夜的狂风暴雨 之后归于宁静 小小的生命 就像...
    南宫冰茹阅读 369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