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再有两个半月你就2岁了,2岁就意味着你将步如一个新的人生的篇章,你不再懵懵懂懂,会更加有觉知的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和学习
麻麻也一直在把握着你两岁之前的这段重要的特殊时光,尽全力的带你领略这个世界的美好,以及教授/引导你做各种你需要掌握的生活技能,也尽一切可能的保护着你免受创伤,很遗憾麻麻就是平常保护的再好,有的时候也免不了受到一些伤害,麻麻很抱歉,但是麻麻以后会更加注意,还好你很优秀,一直都是麻麻眼中的骄傲,优秀的有时候都让麻麻生出一份不配得感,有的时候看着你,都在想麻麻何德何能怎么会拥有这么优秀的一个儿子。于是麻麻也一直在努力的让自己变的更好,更优秀这样才感觉能有资格跟优秀的你站在一起。
上周的11-13号的这三天麻麻去参加了正面管家的家长讲师培训,学到的知识还是老知识,却更加的切合实际生活,让我体验到了真正的从孩子的视角去感受你的感受,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法颠覆了麻麻以往学习知识的认知,没有长篇大论的教授知识,而是将正面管教的理论,原则全部的贯彻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中,关于这次的培训麻麻学到了以下的几点内容:
1.什么是真正的温柔与鉴定并行:
尊重自己,尊重孩子,尊重情景。但是关系大于一切,有的时候可以适当的为孩子的感受做出一些小小的让步和牺牲
2.不是让孩子感受到糟糕,他才会变好,而是让他感觉到好,他才会做的更好。
真不知道有些老师/家长去惩罚/批评/否定/羞辱孩子,觉得这样做才会让孩子修正自己的行为,变成好孩子这样的理念来自于哪里,依据是什么
3.问题和错误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和成长的好机会
孩子呈现出来的问题是另外一种看不见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已,但是现在很多的家长却抱着孩子出现的不当行为问题不放,觉得一定要解决才行,但是实际上孩子呈现出来的这个表面的问题背后却隐藏这孩子不为人知的一些求救信念:粑粑/麻麻,请给我多一点的关注,粑粑/麻麻请【陪陪我,粑粑/麻麻请多给我一些空间/归属感/安全感。
4.纠正行为之前先建立链接
宝贝,麻麻发现当我们的亲子关系非常好的时候,你从来就没有不当行为;当你出现不当行为的时候,麻麻只要经过反思和跟你道歉,并作出相应的补偿,你就很容易原谅麻麻,并很乐意去做麻麻想让你做的事情。可是,回顾下现实生活中,多少父母和自己的孩子成为了陌生人,甚至是仇人。而大部分父母不会第一时间去链接彼此的关系,却依然想的是怎么去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多么可笑
5.孩子是社会人,需要鼓励就如植物需要水一样
一个孩子绝望到何种地步才会有自杀,轻生,自残的地步,看过多少让人痛心的新闻啊,花一样年纪,却毅然决然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麻麻以前只是觉得很痛心,但在上体验课的时候,当以孩子的角度去体验这种感受的时候,痛不欲生,当麻麻作为孩子,看着高高在上的父母,怯生生的走上前去,跟父母说,粑粑麻麻,我只想要归属感的时候,得到父母,嫌弃,厌烦,不耐的批评和指责的时候,作为孩子的麻麻竟然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差劲的孩子,根本就不配活。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幼小又无助的孩子,在每天经受批评,指责和辱骂的情况下长大,他将会经历怎样的一种心路历程,想想都何其可悲,难过的想要去死。宝贝,麻麻何其幸运,能在你四个月大依旧在襁褓中的时候接触到正面管教的培训,这样避免了麻麻以错误的理念教养,引导你,能为你塑造积极/温暖/阳光的成长环境,能更加清晰的知道你的成长规律和心路发展历程,感觉一直以来和你是一体的,麻麻感觉好幸福,好开心。
6.鼓励的语言
以前的麻麻只是觉得夸你就好了,可是没想到鼓励还有这么系统的讲究:
也是从课堂中刻意的训练,让我把所学到的知识内化在我们每天生活里:
我觉察到……
我喜欢你……
我欣赏你……
我谢谢你……
当麻麻握着你的小手跟你说这些话的时候,麻麻觉得备有力量,我们是平等的,我们是亲近的,我们是可以无话不谈的朋友。
7.每天进步一点点
关注结果而不执着于结果,关注于你每天成长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都在进行着复利的叠加,麻麻相信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你,而是一个卓越,辉煌的你
宝贝,麻麻爱你,将麻麻的所学,所获分享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