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懂另一半》|成年人相处有秘密

人生在世每天都要与人交流。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人类交流最重要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符号。人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就是语言,用语言传递信息,彼此了解。

听懂别人说话的直截了当和言外之意,才能沟通顺畅。

刚读完黛博拉.泰南的《听懂另一半》,本书对两性之间语言表达背后的心理解读颇有深度。

一、作者简介

黛博拉·泰南(DeborahTannen):

美国著名社会语言学家。她曾在普林斯顿大学的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员,是该校“麦格劳杰出讲师”荣誉获得者。现为乔治城大学语言学教授,该校6位荣誉终身教授之一,她出版有12部畅销书。

二、男女有别,两性沟通差异来自成长差异

生活中两性沟通并不容易,比如,很多婚姻中的的女性抱怨对方:他从来听不懂我说的话。困惑背后是性别角色带来的差异。

黛博拉·泰南在《听懂另一半》一书中,主要分析了两性沟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男性和女性的沟通方式有本质上的不同。

——男性更喜欢确立自己地位的语言,追求独立性、成就感。

——女生喜欢使用建立联系的语言,注重关系的亲密性。

因此,在两性对话中,双方的首要目标不一致。这种差异与感情深浅无关,却能引发不少误解,让双方都感到委屈或不解。

作者认为,这种不同并非天生,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建构的。男女自幼年开始,成长过程中就构建了不同的沟通表达方式。

泰南在书中用大量例证分析两性心理及语言表达的差异。帮助读者了解差异的起因和表现,来较深入、全面地理解另一半,了解两性语言交流背后不同的真相。

三、成年人的世界,相处不累最重要。

有人说,成年人的世界,爱不爱是其次,相处不累才最重要。男女有别,沟通交流来自语言表达,了解男女差异确有必要。

1、婚姻中的差异。

有位知名演员40岁尚未结婚,好友问他想找什么样的伴侣,他说想找能随时陪着说话的人。多数人大体想法接近。

所以恋爱中双方卿卿我我,甜言不断。结婚后妻子却抱怨,丈夫不像结婚前那样善解人意,常常听不懂她说话的意思。

在家妻子常唠唠叨叨,丈夫却沉默寡言。妻子抱怨,丈夫下班便抱着手机葛优躺,很少和她交流在外或单位发生的事。妻子却喜欢跟在丈夫身边,分享遇见的各种人与琐事。

作者认为,女人喜欢私密性情感式的谈话,用来建立亲密情感。女人在家多话,分享感受事无巨细,多因为对伴侣的依赖和亲密关系,借此获得亲密感。

男性却恰恰相反,他们在家沉默。因为男性喜欢独立、控制力。认为家是最放松的地方,在外已充强者,竞争独立,控制局面,在家会自觉卸下盔甲,不想多说话。

当妻子诉说烦恼、身体不适,她们未必问题多大,却想获得丈夫认同情绪,提供安慰,男性则习惯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忽视妻子的感受。

差异来自两性各自想法不一,目标不同。

2、保持亲密女性朋友关系的“秘诀”。

有没有看到,女性交往喜欢搞“小团体”,排斥她们认为的“局外人”。

女性朋友的联系,常通过诉说私人话题来建立。对女性朋友而言,诉说秘密、分享烦恼,是表现亲密关系的方式,如果她们没有秘密可说,会为此感到困扰。假如有人“跟其他女孩不一样”,她多半会遭到排斥。

女性保持友情的秘诀就是保持一致好评。不露锋芒,收起脾气,不吝啬分享心情,甚至秘密和烦恼,将更容易获得“感同身受”,保持友情。强被嫉妒,弱被欺负,就很难融入。

3、男性交流。

男性喜欢公开性报告式的谈话来建立阶层地位。

在男性为主导的聚会上,在家不太多言的丈夫突然变得侃侃而谈,口若悬河,和大家为一件事争论不休。最后人们多愿意附和某位地位较高者,然后停止讨论或转换话题。

作者认为,男性喜欢通过报告式的谈话,建立地位感,具有控制力。在小时候的游戏中,也可发现男孩子的竞争性。而女孩常常喜欢照顾别人,以求和好。

所以男性交往,显示地位和控制能力是他们的本性。

4、职场女性的弱势。

女性在职场中因性别角色,和男性大不同。拥有权力地位的女性,其实她们很容易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

因为当她说话的方式符合对女性的期待,她的领导力常常会遭到质疑。而说话方式如果符合了大家对领导者的期待,她又会被批评为强势,缺乏女人味儿。

不少女性领导穿衣偏中性风,说话语速快,是不是为掩藏女性特征也未可知。女性在职场的语言表达,也颇值得注意。

四、《听懂另一半》,和睦相处模式。

《听懂另一半》一书,从社会学和语言学角度,用大量两性和同性相处的事例分析、介绍了沟通方式的差异。从不同角度给读者启发,帮你察言观色,了解两性心理,听懂一语中的,理解弦外之音。

有人说,大海的宽广在于汇集川流,生命的汪洋在于包容深浅缘分。《听懂另一半》,了解语言表达差异,建立和谐关系,值得一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