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的春天真“好吃”

木棉红,蕨芽绿;荆花白,菜花黄,最美不过怒江春。

可是,你知道吗?怒江的春天,不仅仅是一场美景的邂逅,更是一桌美味的大餐。

那是因为,怒江的春天真的很“好吃”!

                              叶食记

“吃叶”“吃草”是怒江人的春日爱好之一。

每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时节,半山腰上的蕨类植物就悄悄从土壤里冒出了头,大树上的刺椿头也迫不及待地发出了嫩芽。

到了三月天,正是蕨肥椿头香时。趁着踏青的时光,带上家人,拿上背篓,一起上山去采摘。

新鲜的蕨菜芽

蕨菜总是成片成片的长着,顶端像五线谱音符一样,或是稍稍伸出一两片嫩叶的为最好。

弯下腰,右手食指与拇指夹住茎部一掐,几乎不费力就能取到一棵还挂着露珠的鲜嫩的蕨菜。不过半小时,每个人都捧了一大把回来。

刺椿头就没那么容易采摘了。怒江人俗称刺椿头为“刺笼苞”、“刺头苞”,顾名思义,它能吃的部分一定是浑身长刺,形似花苞,而且长在枝头。

就地捡一枝带杈的干树枝,拉下刺椿树的枝头,选择含苞待放,或刚刚绽出绿芽的,小心翼翼地捏住根部,右手一旋,一个嫩生生的刺椿头就摘了下来。

小背篓塞满了,踏着夕阳,怀着欣喜,满意而归。

刚采摘的刺笼苞

食物的制作是一个非常美好与考验耐心的过程。到家后,把蕨菜和刺椿头分类择干净,洗好控水。刺椿头可切片或切丝与腊肉、干辣椒生炒,也可以焯水后凉拌,简单制作就可以感受到了舌尖上的春意盎然。

蕨菜的吃法更多样化,焯水后可以加上食盐制成泡菜佐餐,或晒后制成干菜,食用时经浸泡与火腿、红豆一起炖煮。

当春天已走远,餐桌上那一盘经时间发酵后的泡蕨菜,那一碗经春日艳阳炙烤过的炖蕨菜,无一不让你回味起春天的美!

                              花食记

在花儿肆意盛放的怒江春天里,你不仅能做一名赏心悦目的“花痴”,更可以做一名唇齿留香的“花吃”,把整个春天“吃”进嘴里。

怒放的木棉

临近春节,木棉便吐出花蕊,争抢着给怒江人民带来春的消息。木棉花又称攀枝花、英雄花,在沿江一带分布甚广。

二三月间的怒江两岸,那一树树挺立的木棉,枝干遒劲,姿态优美,红艳而硕大的花朵骄傲的绽放在枝头。

偶有风过,花朵旋转着飘落沙滩。柔软的沙轻轻接住了这英雄之花,小心摆放在自己身上。

散步的人们,欣然接受这大自然的馈赠,俯身捡拾起新鲜落下、花瓣未受损的木棉,为自己的饭桌增添一道佳肴。

制作时,把花蕊与花瓣分离开,花蕊焯水后可以与腊肉、西红柿搭配炒食,花瓣晒干后可以烫火锅,也可以煨水入药,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

舒展的白花

“老白花”也是怒江人常食用的一种花朵。“老白花”实际上就是白花羊蹄甲,与洋紫荆是近亲,花期在3-5月,先开花后长叶,花瓣呈白色或淡粉色。

花开时节,遥看一树粉白。立于树下,但见五片花瓣轻盈舒展开来,朵朵分明,宛如千万彩蝶落了满树。寻个树旁的高处,三下五除二就能摘得一簸箕回家。

凉拌白花是最简单的一种吃法,焯水洗净后,配上自家秘制的辣酱,花朵的清香与鲜辣交织,宠坏你的味蕾。

焯水后的白花也可以清炒,或与豆豉、腊肉同炒。讲究的人家,去除萼片、花托,焯水漂洗浸泡后,与青豆米同煮。几十分钟,一盆翠白相间的白花豆米汤便跃然眼前。

尝一口,满口鲜香,春天的滋味就这样滑到了嘴里。

白花煮豆米

朋友,春草遍野、鲜花漫天的时节,欢迎您到怒江来。

随手一采,就是最自然、最生态的食材;眼睛一眨,人间至味就呈现在桌上;双唇一抿,春天就绽放在你的齿颊间!

怒江的春天,就是这样的“好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