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鸣凤乔
2017年还剩下三天了,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因为咽喉真菌感染,第二次住院。
由于免疫力下降,菌群失调,导致的真菌感染,真的太可怕了。整个咽喉被白斑覆盖,疼痛无比。在县医院无法治疗,便转到了省医院。
第一次出院回家不到一个月,病菌又来势汹汹地袭击了我。200元1支的药物控制不住,换了600多元一支的。
然而住院近半个月,还是不见明显好转,而此时我由于长期进食少,用药多,身体极其虚弱,恢复得很慢。勉强控制住病情,拿了一些药就出院了,因为还有不到一周就春节了,过年本是举国欢庆、全家团圆的时候,实在不想让双方的父母因为我太过操心。
出院后采取内服加外用药,维持着治疗。两个月内,体重下降了20多斤,伸出五根手指都纤细如鸡爪,让人看着心疼。
回到家就躲在楼里,不敢出去。外面有太多的干扰因素,会让我的病情复发。比如说病菌、寒冷,还有遇见熟人要说话等等,这些都会导致病情加重。
虽然一直喜欢看书写字,但也只是偶尔翻翻书,写写日记,没有系统地写过文章。无聊的时候,多是看电视,然后钩毛线活。我把家里所有的毛线翻了出来,打算钩一个像样的沙发垫。
有一天,我一边钩毛线活,一边看电视。《中国诗词大会》震撼了我,我就又重拾起遗失多年的诗词梦。每天沉浸在诗词的意境里,流连忘返。写呀背呀,乐在其中。
后来经朋友介绍,注册了简书,开始写散文,发现这里是我的最爱。
由于身患顽疾,不敢投入大量的精力,就减少了研究诗词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写文章中去。
回首这一年,我没有特别傲骄的成绩,每天除了和文字打交道,还要与疾病和平相处。它们两个就像是急于争宠的妃子,对这个好一点,那个就会有意见,按住了葫芦起了瓢。
虽然表面看似风平浪静,但我清楚地知道它们是怎样撕扯的,我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怎样艰难地在夹缝中生存的。
平衡健康与爱好之间的关系,真是一个技术活。
5月份的时候,已是春风习习,万物复苏。但那时,我即使头戴帽子,全副武装地外出,遇到有风吹来,还是会感冒,晚间准会发烧。
7月初的时候,参加了无戒21天日更训练营。在这里我无意于讨论日更的好与坏,但对我来说绝对是有进步。
本身我就是一个不爱服输的人。这21天个中的辛苦,只有我自己知道,但还是咬着牙挺了下来。
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其影响真的很大。从最初的迷茫到渐渐进入状态,从最初的不知写啥到现在写两千字毫不费力,不能不说这也是一次质的飞跃。
单单这些我就觉得值,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是对的。
进入8月的时候,由于是夏季,温度适宜,真菌感染一点一点地好了起来,最后彻底痊愈。
说真的,我一度以为自己会因此而死去,那么久的折磨,我以为自己会熬不过去。
咽喉好了,但身体还是极度虚弱,走五分钟的路都会喘到不行,我还是不能下楼,不能去工作。
那我做什么呢?难道要做一个醉生梦死的行尸走肉?如果真的这样,还不如让我去死。
常常在想,或许是疾病,在成就我的写作梦想。
8月中旬的时候,来到了竹桃苑。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社群,群主是断鹂。他建群的主旨就是:聚集一群真正热爱写作的人,合理地引导,找到自己的方向,向别人学,和自己比。而这些正适合于我。
在这里,我收获了友谊,见证了成长,找到了写作的初心,也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节奏。既兼顾了健康,又兼顾了爱好,输入输出持续稳定。生活也变得平稳,渐入佳境。
回顾这一年走过的路,有痛苦,也有快乐,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成长。
这一年,我竟然磕磕碰碰地写了23万多字(有一部分私密了)。如果这个成绩跟勤奋的人相比,当然不足挂齿,但对于我来讲,已经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从7月初到现在,半年的时间,整整写了16万多字。欣喜之余,看到了我的2018,充满了光明。
2018年,我会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努力,因为越努力越幸运。
经过反复斟酌,我的2018年更文计划是:
&.年度总目标:
@更文目标:长篇(1)部,中篇(1)部,短篇(10)篇,阅读分享(12)篇,散文(至少48)篇。
@读书目标 计划精读10本书,平均一个月多点读一本:《京华烟云》《边城》《围城》《人间词话》《早晨从中午开始》《包法利夫人》《少年维特之烦恼》《曼斯菲尔德庄园》《苔丝》《安娜·卡列尼娜》等,并做好读书笔记。泛读每天都在进行。
@全年计划写24万字,平均每月2万字。
&.@月度平均目标:每周至少一篇散文(四篇/月),每月一篇阅读分享,平均每月一个短篇(允许有两个月休息,故10篇/年)。
@中长篇穿插进行。
晒出计划是需要勇气的,但制定计划有利于自己看清现状和未来,有利于调节现有的状态,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不想给自己留后路,不想让自己为惰性寻找借口。
遵循自己的内心,“向别人看,和自己比。”让我们复盘2017,启动2018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