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情感】只有两个人的朋友圈(58)

因为李如海没有回复,林晓雨连着三天没有发朋友圈,还是少说些吧,省得他烦。

2014年7月31日

他12:56发了一张跑道上机翼的照片,配文:回家!上班![呲牙]

她13:00回复:明天上班吧?今天来不及了[呲牙]

他13:10回复:干革命,什么时候都不晚![呲牙]

13:30她回复:休息一下吧,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愉快]

2014年8月1日

中午,她还是想跟他说话,看了一眼日历,明天是七夕,12:50发朋友圈:

明天七夕。我很喜欢七夕这个名字,感觉中,她一直是清凉静谧柔情似水的美丽夜晚。也许跟我喜欢的两首诗词有关。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快乐!愿你度过一个美妙七夕!

他点赞。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他不可能不知道,却连一个表情都没有,着实让她失望。

她看到加缪的一段话,有些感想,15:24发朋友圈:

重要的不是生活得最好,而是生活得最多。我并不想知道这是卑下还是反叛,是高雅还是可悲。加缪的这段话你赞成吗?我觉得有些道理,何谓好何谓不好?人生无非是一段体验罢了。

他18:18回复:赞同,但是还不究竟[偷笑]人要不自私地活得洒脱、自在[呲牙]。

她18:54回复:佛法五蕴皆空,自然不存在自私的问题。哲学强调自身体验,有自我就会有痛苦,不如佛法彻底了断。可我觉得痛苦也是好的,那是生命的体验,直面惨淡人生是勇敢的态度。

他19:01回复:[强]

2014年8月5日

她又看了一篇林清玄的散文,看到两首诗很喜欢,10:46发朋友圈: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这是林清玄散文里提到的两首诗,佛法我无法领悟太多,这些清新淡雅的句子倒是很喜欢。

他10:58回复:呵呵,清新淡雅就是空性[呲牙]。

12:39她回复:[调皮]我觉得我还是与佛有缘的,只是现在无法觉悟,空灵自在的境界一直是我所向往的,慢慢来,相信终有一日可以领悟佛法的智慧。

看到林清玄文章里的一句话,她心有所悟,17:08发朋友圈:

金刚经里最动人心弦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也这么认为吗?似乎明白一点意思,不执着,才能自在。

佛法太过深奥,我准备看看《源氏物语》,对日本突然有了兴趣。

他点赞。

17:27她又转发了林清玄的一篇散文中的段落:

日本茶道的鼻祖绍鸥曾经说过一句动人的话:“放茶具的手,要有和爱人分离的心情。”这种心情在茶里叫“残心”,就是在行为上绵绵密密,即使简单如放茶具的动作,也要轻巧、有深沉的心思与情感,才算是个懂茶的人。

反过来,一个人和爱人分离的心情,若能有如放下名贵茶具的手那么细心,把诀别的痛苦化为祝福的愿,心中没有丝毫憎恨,留存的只有珍惜与关怀,才是懂得爱情的人。此所以茶道不昧流的鼻祖出云松江说:“红叶落下时,会浮出在水面;那不落的,反而沉入江底。”

境界高的茶师,并不在于他能品味好茶,而在他对待喝茶这整个动作的态度,即使喝的只是普通粗茶,他也能找到其中的情趣。

境界高的人生亦如是,并不在于永远有顺境,而且不论顺逆,也能用很好的情味去面对,这就是禅师说的“在途中也不离家舍”、“不风流处也风流”。因此,我们要评断一个人格调与韵致的高低,要看他失败时的“残心”。有两句禅诗:“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最能表达这种残心,每一片有水的叶子都有月亮的映照,同样,人生的每个行为、每个动作都是人格的展现。没有经过残心的升华,一个人就无法有温柔的心,当然,也难以体会和爱人分离的心情是多么澄清、细密、优美,一如秋深落叶的空山了。

他没有回复。

2014年8月6日

08:54李如海对着他的白色福特车前窗拍了一张照片发朋友圈,配文:奇葩车饰!要成仙的节奏![尴尬][呲牙]

照片上他的车窗后好像是摆了一排色彩鲜艳的小人偶,林晓雨12:19回复:[偷笑]这是仙女还是菩萨啊?

估计是他女儿要如此这般,他只好无奈接受了。回复完她才发现那七个人偶就是葫芦娃七兄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