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也有几年了,大小工作事务都接触到了。自己工作职责内的,老板交代的,同事委托的各种任务都会让8小时内的你焦头烂额。甚至在创业型公司,不得不加班加点去完成任务。我也曾疯狂的处于加班状态。然而自我成长也是需要时间的:打开心智需要大量的时间去阅读、聆听、实践、反思、分享,这是学习的一个完整周期,一系列动作完成后才能有所积累收获。
为了解开两者之间矛盾,自己尝试很多方法。根据【朴素分析方法】,寻找问题的本质,承认问题的存在,接受并且拥抱不足,用行动去改正不足。归结一下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辨别重要与紧急的事务。
事务的“紧急度”与你和目标之间的距离有关。换句话说,时间的制约直接影响事务是否划分为紧急事务。这项任务是否是今明两天必须完成的事?例如:某局要在今天检查工地安全作业,要求立即检查所有安全隐患,并接待检查人员;
事务的"重要程度",应该以影响全局的程度而定。影响全局结果的因素分为两种:危机和回报。假设我们在建造一幢大楼,图纸规划是重要的,承重墙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做到,大楼会顷刻倒塌!建筑大楼的工期、原材料质量会直接影响销售回报,这类事件是重要的。
2.控制自己的意识,提升效率
提升效率的办法:专业专注与充分自信。
怎么理解呢专业专注呢?就像我们数学考试作答,试卷规定了90分钟考试时间。有的同学,所有精力集中在考试题目上;有的同学却思考着下一科考语文怎么办;有的同学思想已经飘到了放假了怎么玩;更有甚者在焦虑的思考时间太短我做不完怎么办?这些都是占用你意识注意力的病毒;需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对问题的专注能力,并且平时做好对问题专业分析的积累,遇事才能做到不慌,遇到难题也能啃完。
充分自信,基于对自身专业能力的认可,需要对自我判断和决策充分自信。还是以数学考试为例,为什么有些同学平时解题思路清晰、能力OK,也会做不完试卷呢?反复求证验算,导致求证的时间都快赶上解题时间了,最后证明解答正确,然而时间也变得异常紧迫。决策和方案一旦出现,稍作检查或者求助其他人检查一下即可,不要自己闷头反复求证、验算、复查。有一个通过的方案就好,要相信,好的执行会弥补计划方案的细节不足。再好的方案,也禁不起时间蹉跎造成的机会措施。
3.关乎成长的事,必须坚持
一旦明确成长的目标,我们必须做出选择,要么不断为之付出,要么半途而废功败垂成。那些所有我们没有做到的事,不都是因为自己放弃了吗?为什么别人都做到了?我曾经几度开启过博客,记录和转载专业技能,如果积累下来,3年时间最够我成为大神级别的人物。但是我没有做到,所以现在只能听着大神吹牛B了。
当我认识到写作是对自己最大的成长积累时,慢慢的一篇,两篇,三篇,看到自己如此 的成长,更加坚信自己所定下的目标:2天出一篇自己成长的反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