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初三到高三的四个年级的孩子们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切入,做“青少年性教育“讲座,与孩子们的互动、听他们说出心声、表达思考与感悟,非常赞,夜晚都因此而变得格外美好。
比如,看到精子与卵子经历多么不容易的一场相遇才终于带来美好的生命,孩子们不约而同的鼓掌喝彩(那个瞬间,很温暖、很感动),他们中有人感慨,”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要珍惜自己和别人的生命”,“要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比如,在了解到草率的进入情感与不安全的性行为可能给彼此带来的身心伤害,有的孩子很经典的总结:“爱情要慎重,婚姻要负责”,也有的孩子非常诚恳的说,“作为男生要尊重女性,因为男女有别(生理结构的不同)(在发生性行为之后)她们要承受更多的后果和风险”,“性教育让我知道,性,不光是我们传的那些,要重视性...婚姻应该是幸福美满的事,不能把车开沟里去”,“不做渣男,先要缜密的思考,考虑做完之后的后果,对自己和女孩子的影响,积极和消极的,如果做也一定要采取措施,要对爱情和婚姻负责!这是不做渣男的基本要求”,还有男孩说“要去尊重的女性不仅仅是对少女,做母亲的儿子要去孝顺她,作为老师的学生要尊敬她,作为姐姐妹妹的哥哥要去关爱她们,这是做男人的准则”。除了那些尊重、责任、担当的声音外,一个孩子分享了自己的一个经历,强调“也要为自己负责”。
······
希望所有的孩子们都能认识到,全面性教育是要当成语数英一样的知识来学习和实践的,不论男女都要学习自我保护、尊重自己、接纳自己、学习爱自己,为自己负责,才能更好的推而及人,尊重他人、接纳差异~,爱与被爱的能力是要在整个生命成长过程中不断提升、才能更受益其中。孔子那句“叩其两端”,对于性教育也非常适用,既要看到爱情与性的美好,也要看到风险与隐患,理性的学习如何防范或处理的知识、技能、资讯,自主作出明智的决策,尤其在青少年这样情窦初开的时期,更要助力他们未雨绸缪,以享受生命的美好。
(为课程需求方—北京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点赞)
在我看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的【全面性教育】的核心,根本上看,一方面与自我接纳、自主选择、决策能力等生涯发展领域的内容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是他人关系尤其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经营,换言之,是这些生涯发展中要培养的意识和能力在处理广义的性相关的话题上的“用”罢了;只不过作为特定的领域,还要再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技能。
总之,青少年性教育,必要且重要,宜早不宜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