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很多连中国人自己都无法一一尝遍,更别说饮食单调的老外了。有些美食还有着奇葩的名字,因此成为段子手调侃的对象。
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一客人到一个川菜馆点了一个“鱼香肉丝”,菜上来后客人问老板为什么没有鱼,老板解释半天无果,只好说:“那你点个老婆饼我岂不得送你个老婆?点个夫妻肺片我还得给你杀两个人?”调侃得活灵活现、让人捧腹。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还有许多带有动物名字的美食其实跟这些动物八竿子打不着,它们的来历是怎样的呢?
“松鼠鳜鱼”是苏州地区的传统名菜,这道菜的来历与一段有趣的传说有关。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扬州时,看到扬州的名胜美景心情大好,他微服走到当地有名的酒楼“松鹤楼”准备品尝美食,见到神台上放有鲜活的元宝鱼(鲤鱼),胃口大开执意要吃,但那鱼是酒楼用来敬神的、不可以吃。皇帝得罪不起、神更得罪不起,无奈之下,掌柜的就与厨师商议如何两不得罪,厨师发现鲤鱼的头很像松鼠的头,于是灵机一动,将鱼做成松鼠的形状以回避宰杀敬神鱼的罪过,神就这样被糊弄了。
菜做好后,乾隆仔细品尝,觉得外酥里嫩、酸甜可口,于是龙颜大悦,重赏了厨师。“松鹤楼”的松鼠鱼就声名大噪了,后来厨师改用鳜鱼来制作此菜,于是就有了“松鼠鳜鱼”,估计松鼠也想不到自己会跟鱼扯上关系。
大名鼎鼎的“狗不理”包子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风味小吃,但它与狗也没有关系,而是与一个叫“狗不理”的孩子有关。这个孩子书名叫高贵,据说小家伙很有性格,倔强又调皮,于是父母给他起了个小名叫“狗不理”,这孩子从老家到天津打工,从包子铺的小伙计做起,练出了一手包包子的好手艺,在他十六七岁的时候,就用自己攒的钱开了一家包子铺,他包出来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柔,味道鲜美,得到了食客们的广泛青睐。
高贵的大名没他的小名出名,所以大家久而久之就干脆把他蒸的包子叫做“狗不理”包子。后来慈禧太后也爱上了“狗不理”包子,于是它就声名远播了。
这包子叫“狗不理”,狗表示很委屈:我啥时候说不理了?你给我吃几个试试?
北京传统小吃“驴打滚”,跟驴没有半毛钱关系,它是以黄豆面为主要原料,所以又叫豆面糕。据说慈禧太后的御厨们为了给她变换花样,决定用江米裹着红豆沙做一种新点心。做好后,一个叫“小驴儿”的小太监来到御膳房,不小心把刚做好的点心碰到了装着黄豆面的盆里,这把御厨们急坏了,可又来不及做新的,于是只好硬着头皮把这货呈给了慈禧。幸运的是慈禧吃了觉得味道还不赖,就问叫什么名字。御厨们想着都是小驴儿惹的祸,便顺口公报私仇说叫“驴打滚”,从此便有了这道名小吃。
驴说:“人家打个滚怎么了?你们就把我扯成点心了?”
这样货不对版的美食还有很多,比如“狮子头”也跟狮子无关,你真用狮子的头去做,狮子会哼哼两声:“你试试?”
它们都代表了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让我们在品尝美食的时候还可以回味一段段历史趣事,身为中国人最幸运的就是有数不清的美食可以品尝,吃货的天堂一定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