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苏轼在黄州生活了四年零两个月后,一纸诏书,让苏轼从黄州量移到了汝州,这意味着苏轼的东山再起。这多少算是他与神宗皇帝之间的一种默契与妥协。但是在最终被启用之前,他似乎很有必要与早已下野赋闲的王安石达成某种程度的和解。
作为变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的命运与苏轼一样,也是大起大落,一波三折,充满了悲剧色彩。从宋神宗熙宁三年到熙宁九年,这六年的时间里,王安石因为复杂激烈的政治斗争,两次被拜为宰相,又两次被罢免宰相职务。在此期间,他亲手提拔的亲信背叛了他,三十三岁的长子又不幸早逝,王安石悲愤交加,万念俱灰。宋神宗熙宁九年,他归隐江宁(今江苏南京),住在钟山附近的半山园,从此不问世事。
当一个人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尝过生活的酸甜苦辣,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怎如归隐江宁之后活的坦然,不用去面对朝堂的是非,不用去管党争的冲突,所有的一切都跟他再无任何瓜葛。
苏轼从黄州北上汝州,最直接的路线应该是朝西北方向行走,但是他却一路沿着长江东行,打算从长江进入运河,然后转道淮河、汴水,再设法去汝州。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来江宁与王安石会面。
六月底,苏轼到达江宁,当他站在江边,看着王安石穿着便装,骑一头小毛驴,慢慢朝他走来的时候,他感觉王安石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个昔日雷厉风行的大宰相,现在显得精神落寞,更像是一个孤独的老人。此情此景让苏轼心里边既是酸楚,又是感动,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他赶忙迎上去,两个人紧走几步,四目相对,一时间真是感慨万千,竟然不知从何说起。
在江宁的日子里,苏轼深深感受到这位昔日叱咤风云的老宰相身上的巨大变化。一次,苏轼与王安石谈论起朝廷的是是非非。事后,王安石不无忧虑地再三叮嘱他说:“今天这些话出自老夫之口,入于子瞻之耳,切不可对他人提起。”这哪里还是以前那个雷厉风行、顶天立地、创榛辟莽、声称祖宗不足法、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的王安石?
晚年退休在家的王安石,满面病容,骑着小毛驴默默行走在荒野中,如何还能见他当年雷厉风行的风采?老宰相劝我在江宁买上几亩田地安家,我们如果能早十年比邻而居该多好啊!
的确,这次江宁的会面,使得苏轼对王安石、对王安石与自己的关系都有了新的认识。
是啊,此时王安石不再是一个大宰相,而苏轼也不是他的政敌,抛却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非私人之间的恩怨),他们现在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对话,而正是这次的对话让苏轼对王安石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前的种种误会都烟消云散。真是“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