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如果你总是觉得被琐事缠身,想做点什么却又不知从何入手,正在为孩子的成长深深焦虑却又不知道从何入手去改变孩子,平时最不喜欢阅读哲学和心理学书籍的为人父母者……
以上任何一点有你的影子,这本《孩子是个哲学家》就会适合你。
01
在我眼中,这是一本为父母找到自我成长出路的书,虽然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皮耶罗.费鲁奇。
这本书叫做《孩子是个哲学家》,看起来似乎和哲学论证有关,但看完全书你会发现,这并不是一本真正意义上揭示哲学体系的书,它更像是一部散文集。
书中那些信手拈来自己与孩子相处的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场景,分明是生活中点点滴滴触动人心的灵感。
那些曾真实流淌在曾经走过的岁月中,很多渐渐被我们忘记了的单纯与美好,为我们昭示着这次心灵之旅的奇迹。
就像作者所言:“当你愿意以孩子为师,你才能踏上发现之旅。从孩子们对世界的专注中,学会活在当下;从孩子们的创造中,学会摆脱经验的牢笼;从孩子的情绪中,觉察自我的精神状态;从孩子的纯真中,发现日常生活的独特之处;从与孩子的交锋中,增强自我意识的力量;从孩子对死亡的最初思考中,体验对生命的感激之情……”
全书是由引言加十四个关键词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奇妙的窗,这种引言加关键词的写作方式,非常有趣,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难度。
犹如话剧中的一幕幕,某一个触动我们的场景,即使在看过很久后,都会在我们的头脑中被深深映射,反复呈现。
02
其实我最近的状态是比较焦虑的。面对孩子的成长及学业,面对家中很多需要我去看却没有时间去阅读的书籍,出版社已经报备的选题我却还没有开始动笔,以及我觉得自己怎么努力都不够用的时间……
每天早上开车送孩子上学的时候,我一如既往踩着油门加速前进,犹如勇敢的女赛车手,狂奔在孩子上学的赛道上,我能感到一种恐慌,因为自己心里那一刻,竟然越奔跑越看不到方向。
从去年开始,我和孩子做了一个共同的选择,放弃了家门口的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达的优秀公立学校,选择了如今这所每天来回要花两个多小时在路上的私立名校,这里高强度的学习与精神压力,让我时常都感到恍如隔世……
即便每天如此的匆忙,我和孩子依然常在迟到的边缘徘徊,那种感觉特别的无力,我不明白为什么生活就眼睁睁变成了我害怕的样子。
我选择了沉默,努力尝试着用面向未来的方式,忘记活在当下的焦虑。其实只是自己不好意思面对心里的这种状态,因为仿佛总听到一个声音对我说:“这一切是你自己要去改变的,这些问题只属于你。”
03
那天在朋友圈,我看到自己欣赏的美女作家斑马发了一条这样的留言:“大圣(她孩子昵称)又是几乎一夜没睡,我一直深呼吸对自己默念三遍,孩子是我生的,孩子是我生的,孩子是我生的……”
这种感觉我秒懂。
也是在那一刻,我突然特别羡慕她的坦诚,她让人很直观的感受到,原来每一个妈妈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其实都有各自的焦虑。没有谁能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逃离这样的情绪。
正如那天我在阅读群里,偶尔提及自己开始感受到的即将到来的小升初压力,于是小一新生的妈妈、初一孩子的妈妈们,纷纷跳出来留言,感觉所有对孩子学业及成长的焦虑,真的快要用尽妈妈们的洪荒之力了。
就连群里的那种学霸、牛娃的妈妈们,虽不为孩子的学业焦虑,但也依然会为孩子的其他成长方面焦虑……
而这本《孩子是个哲学家》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所罗列出的这些关键词,以及呈现这些关键词的场景与智慧,比如关注、空间、过去、身份、真相、伴侣、感激、耐心、智慧……让我确信,总有那么一个篇章会深深改变你。
04
我为自己选了三个书中让我忘不了的关键词,竟神奇的发现,这正是目前最困扰自己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一个关键词:关注
现在深感时间不够用,所以总有一种面对时间的恐慌。专注于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让我发现每个时间段,只做一件事的妙处。
比如说我在给孩子讲成语故事的时候,专注于和孩子的交流就会忘记看手机,忘记时间正在飞速而过……
这种彼此陪伴的过程,会让我深深感受到,开始慢下来,不去紧张,就活在当下,就在此刻,专注而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当真正开始关注孩子时,你会发现,自己大脑中的选择系统,会把很多事情自动在那一刻过滤掉。这样的陪伴才是有质量的。
这种关注就是把生活中多余的部分消除,让生活在每个时间段变得更简单,直达事物的核心。
关注当下只做一件事,你会发现自己的时间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少。
第二个关键词:真相
“在有孩子前,我有很多时间去幻想,自己是特别的,有一天会做出重要的成就,赢得大家的钦佩。这与其说是一个明确的幻想,到不如说就是一种精神状态。而从有了孩子后,我没有时间再做这种虚构了。我不再感觉自己很特别。像所有其他父母一样,我只是一个父亲。我惊异地发现了自己的平庸,认识到自己不过是众人中的一员。”
“随后,我意识到生活本身正是如此,而此前它完全是我的幻想,我再次感到自己变真实了,我的轮廓更清晰了,外部世界更清晰了,我所需要做的工作也逐渐清晰起来。”
“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接触到的是爱、纯真和美丽这些品质,而如果没有一个坚固的底线,这些相遇一个也不会有价值,现在我知道生活的根基在什么地方,我正学着诚实的面对自己。”
这种感觉是那么真实。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和皮耶罗.费鲁奇同样的感受。
在面对孩子的过程中,我也逐渐体会到生活的真相。它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最真实的脆弱,然后一天天强大起来。
第三个关键词:意志
我内心中常常有各种各样想要放弃的念头,它们在与一种叫做意志力的东西斗争。也不知道是不是这种自控力起了作用,最终各种各样的想法都会烟消云散,回归一种不带情绪的平静状态。
就算是拒绝孩子时不时挑战自己心里底线的请求,也要学会不带愤怒、骄傲或负罪感的说:“不”。
这其实并不容易做到。
就像那天我和孩子在小区里荡秋千,高高的秋千成抛物线状,从高向低下滑时,瞬间的动荡会让我心生不安。
那一刻风在耳边呼呼掠过,我似乎听到现实很狰狞的对我嘶吼:“就算你如此的努力,结果可能还是会让你失望。你会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值得吗?”
意志给我的一种更强的力量:“是的,就算在现实里撞的头破血流,我也会勇敢的坚持走下去。”
当听到自己内心的回答,那个狰狞的撕吼声消失了。
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所想主宰的自己的一切。
每个人都是一本不同的书。
我深信每个人都会在这样的阅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关键词。也许在那一刻,眼前的世界才会真正清澈透明。
阅读完喜欢请点个赞,如果能选关注,必是真爱啊!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获业内最高大奖。
10岁帅哥的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部分图片选自优美图,谢谢原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