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爸,她是我妈。
两个快60岁的人,却不能好好的相处。
前半生都在忙活着儿孙的事,一个常年在外,一个在家维持家事,时常做点小生意,真正相处的时间很少,也就芒种几天,过年几天,我妈,骨子里要强,脸上要面,所受的委屈,不说,她觉得难得相聚的日子,不要弄的不愉快,所以,我几乎没有看到他们吵架动手,我以为他们就是别人口中的模范夫妻,我妈热情好客,性格开朗,我爸沉稳老实,因为会木工活,哪家建房子装修房子,只要他在家,别人总会上门请他帮忙,一支烟的功夫,“买卖”谈成了,但邻里关系,不好收费,往往一顿饭就够了。
知道我结婚后,我妈断断续续会跟我唠叨,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我也劝她过去就过去了,日子在向好的方向过,但记忆的烙印太深,而且很疼,她忘不了。
在我们最难的时候,凑不齐盖房子的钱,管我奶奶借,奶奶当着别人的面对我妈说,你还的起嘛?
二叔叔在县城开了卖轮胎的店,急需用钱,我爸妈都在外地,那时我们已在读大学,家里的存折被我奶拿走给了小叔,我妈后来才知情,我爸肯定知道,却不说,而且还把小叔出事后赔偿的钱拿了出来。
当我知道这个事的时候,是在我买房后,我跟小叔家的儿子,也就是我弟聊天时,他无意透露的,那会我面临二十几万的借款,压力大的很,我想到了这笔钱,我想先借用,付利息给我弟,我弟同意了,他说姐利息我不要,钱也不在我这。我打给奶奶,奶奶说,那笔钱没有,我有点崩溃了,嚎啕大哭,我当时只想着太难了,没过几天,通过二叔,转给我两万块,说是老人家的积蓄,我是感激并感动的,所以后来我还是付了利息。
小叔事故的钱在不在二叔那,我不知道,也不想去打听,只是某次闲聊时,我弟说二大爷说了,他结婚时送他一辆车,我哦了一声,后来的事实是,这辆车没送。
但是弟弟结婚时,我妈在外地,刚动过手术,没能赶来,我二婶二叔充当了“妈妈和爸爸”的角色,虽然弟弟自己的妈妈也来参加了婚礼,但因为改嫁多年的原因等等吧,没选择上台。当时看到二婶哭的稀里哗啦,本该迎接新娘的时候,找不到二婶了,我在门后面看到了她,上去抱了抱她,那一刻被二婶感动了。
时隔多年,过去妯娌之间的篇章即将翻篇时,却迎来了不合的一幕。我妈跟二婶开始不说话了。
那是个下午,二叔二婶本该返城,路过我家门口,过来看看。搁以往,玩笑话属玩笑话,但现阶段我妈处于敏感期,跟我爸的关系比较紧张,我二婶一扯嗓子:大嫂,我听说你们吵架了,我来看个热闹…我妈当时气就来了,但没吵,接下来,我二叔二婶就开始说一些“风凉话”:大嫂,你没事多跟你儿媳妇打打电话,问她要什么缺什么,你寄点给她,她都说,隔壁邻居家常常都从老家寄来好多东西;哪一年你跟大哥吵架,大过年的,也不去后面跟老人磕头拜年;我刚跟你儿媳妇寄了一箱苹果过去;……我妈一忍再忍,最后临走时,二婶抛下一句:你啥时去看孙子啊?我爸在旁边突然来了一句:看什么看,都把她衣服寄回来了。言外之意,是不遭儿媳妇待见了。这恰好又点了老妈的命门,前几天,二婶当着全家人的面对我奶奶讲,咦,你不知道妞妞多高兴,一说回奶奶家,慌着买这卖那的,生怕买的少咯!妞妞是二婶的儿媳妇,跟我嫂子一比,差距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