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个家长都会有一个纠结的问题,孩子到底该不该管?该怎么管?有家长说 ,现在的孩子真的太难教了,家庭条件比以前好了,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孩子什么都不缺,但是就是不爱学习,到底应该怎么办?不管,相信每个家长都做不到,管,那到底应该怎么管,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管教孩子的误区
误区一:精心辅导,孩子易患“作业依赖症”
有的家长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每每都是全程陪伴的,看见孩子作业上有什么难题的时候,家长往往都是没等孩子进行思考,就为孩子指出的解题的思路,导致孩子每每遇到难题就会对家长产生依赖的心理,不想自己思考,只想让父母帮忙解决,这样的管教孩子,是真正的害了孩子!
误区二:额外补充,易导致孩子厌学
有的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都会自己给孩子买一些辅导练习册,孩子在回家之后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做家长给买的练习册,孩子每天都会做到很晚,孩子不想做的时候,家长就会强制孩子做,最终导致孩子厌学,成绩下降,家长给孩子购买教辅“开小灶”确实能拓宽孩子视野,丰富孩子的知识,但若缺乏科学的训练和正确的辅导,不按教育规律办事,“小灶”就很容易变成学生的额外负担。
误区三:放任自流,制造“问题孩子”
生活就有少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放任自流,不管也不教,有的是没能力辅导,有的是没时间管教。对孩子的家庭作业就更是不闻不问了,看到孩子学习差,教训一顿了事,过后依然放任不管。有位老师说得很准确:家长对孩子的家庭作业不重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他会应付作业,举一反三,时间长了,他甚至会应付生活。
误区四:全程看、陪、包办,贻害长远
有的家里四个大人看护一个孩子,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全程陪护,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不等孩子思考的时候,就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甚至更有的家长怕孩子做不完作业自己代劳,做完作业帮助收拾书包等等,据老师反映,做家庭作业时家长全程看、陪、包办的同学,一般都自制力差,有45%的孩子不能主动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一般都需要老师或学生干部强制性看管,80%的孩子学习成绩中等偏下。这些孩子到了中学,常常表现出共同的特点:学习不主动,怕困难,缺乏自学能力,没有后劲。总之,全程看、陪、包办是一种短视行为,贻害长远。
我们应该怎么做?
1.夸具体不夸全部
现在的家长往往都是孩子有了一点小进步之后,就会对孩子说出你真棒,真了不起等等赞美的话,我们赞美孩子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无条件的赞美孩子,这样的话会让孩子经受不住失败的打击,变得脆弱,我们可以针对某件事情对孩子进行赞美,让他明白你是因为做好了这件事,我才赞美你的!
2.表扬可以改变的品质
当孩子考出一个好成绩的时候,家长往往都会表扬孩子,你真聪敏,这会让孩子误以为他真的很聪明,会导致孩子学习不用功,变得自负,成绩下滑,因此不要夸孩子“聪明”,而是夸孩子“积极思考”、“动脑筋了”、“你很努力”等等。
3.避免与他人比较的表扬
现在很多家长都会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去比较,往往都会对孩子说,你不如谁谁谁,谁谁谁考的比你好等等,这样的话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自卑的想法,于是孩子就容易形成这样的思维,如果这件事不能“超过别人”,那我就不做,也就会出现怕输、好胜心过强的问题。
4.让孩子变得自主
自主的意思就是让孩子做自己,这其实是孩子一直在追求的一件事,孩子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想要根据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但是过程中会让我们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但是这都是孩子自主的表现,因此,聪明的家长不会用打骂吼叫来镇压,而是开始懂得给予孩子适合他们年纪和发展的责任。
5.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虽然是最后一个因素,却是最关键的。父母需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很清楚地明白,父母爱我,是爱我本身的模样。而不是因为我做好了某件事情才来爱我!
6.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不要干涉太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去独立完成作业。家长只需要知道孩子做完了老师留的作业,以及作业花费的时间,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要干涉孩子,让孩子自己完成作业,这样的话孩子有问题自然而然的就会请教你了,而不是依赖你!
7.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
孩子做作业不单单是为了学习,更是培养自觉自主的能力。所以,家长要提高孩子对作业的重视程度,要求孩子认真的完成作业,做到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养成专注、细心的习惯。
8.教会孩子自己检查作业的方法
孩子刚开始上学的时候可能不会自己检查作业,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检查作业,等到孩子知道怎么检查作业之后,就可以独立的检查自己的作业,家长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如何检查作业,引导孩子正确的检查作业!
爱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要履行一种教育的责任;爱不是为孩子包办一切,而是教会他们懂得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爱不是粗暴的命令,而是充分地尊重孩子的爱好、兴趣,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和优势;爱不是把孩子变成温室里的花朵,而是让他们像海燕一样自由地飞翔,面对困难勇敢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