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是作家月满天心在她的散文集《从前日色慢》里的其中一篇。顾名思义,她本篇写月季花。开头是这样的:早上跑步到居民区之外,会路过两个荒僻的园子,大概是一处等待开发的闲置土地,年深日久没人打理,杂草丛生,野花肆意,最让人瞩目的,就是满园的月季。一年有三季的时间,这里的月季都开得热热闹闹。
从生活常态中引出作家描述的主体,作家的身体在跑步,眼睛和脑袋也没闲着,途中所经过的破园子也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素材。平常如我辈,要写月季会怎么写呢?恐怕想破头皮也凑不到太多字数。
第二、三段作家继续就此处月季的野生进行描写,缺少营养和打理的月季在作家的笔下是这样呈现的:花朵也不饱满,却生得艳丽欲滴…不如公园培植的品种花朵大,开得张扬…生长随意,营养缺失,却依然拥有顽强的生命力。花朵都甚小,花瓣也单薄柔弱,在晨风中颤抖,露珠滚在每一片花瓣上,花瓣摇摇,似乎不堪坠,但是早晨的阳光打在嫣红的花瓣上,霞光万点,增添了十分的艳丽。这满园野月季,花朵虽小,仿佛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了色泽上,每一朵颜色都饱满热烈,毫无瑕疵,远远地看,还以为是一片火。
这段读毕,我想作家一定驻足凝望过也一定远远地遥看过,花朵的小以及颜色的艳通过这几段描写以深入读者心中。甚至这个破园子也变得具象,充满生命力的野趣之园子。
第四段开始升华:仿佛是另一种人生,缺失了浇灌,却拥有了坚韧和独立,开在风中,开在荒园,毫不俱色,生命的力量从来如此。
紧接着作家用了十七段之多来写月季,基本都是引申出的内容。因为不属于对月季本身的细节描写了,所以本文不作拆分,在后面的文中再详细解剖。为何作家写文能娓娓道来,如细水长流不生搬硬套,且衔接过渡自然,既有本体又有升华。知识储备广泛又能生动应用。我们阅读又该如何除去阅读本身的乐趣外有所收获和学习到写作技法?我想有意识地去解析,如小学生做阅读理解一般,把一篇美文条分缕析地研究出来,这样的工作实在有必要。这应该也是这么多年看书终于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领悟吧。虽笨拙但守得云开见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