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头一次一口气看完了一部电影。
《狗十三》,一部封禁了五年才得以面世的作品。
五年前的张雪迎,是真好看。她饰演的女主角李玩,扎着马尾,戴着牙套,宽大的卫衣和格子衬衫罩在瘦削的身体外面,额头上冒了几颗青春痘,脸上还有一点没褪掉的稚气。除了美好,想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
可是,这部片子并不是讲述青春美好的。女主角自小父母离异,与祖父母一起生活,家里还有继母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几个片段里,已经能看到成长的艰辛。
两条狗是串起全片故事的关键。
李玩的父亲再婚后新添了个儿子。不知道该如何把这个消息告诉女儿的他,送了一条狗作为玩伴。喜爱物理的李玩给它取名爱因斯坦,朝夕相处中感情日渐深厚。
因祖父的一次疏忽,狗走丢了,李玩情绪崩溃,为了安抚她,家人买了条新狗,众口一词地骗她说原来那条狗已经找回来了。
“它根本不是爱因斯坦!我养了它那么久,怎么可能认不出来?”李玩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可以睁着眼睛说瞎话,编织出这么蹩脚的谎言来自欺欺人。甚至于一开始认同她的堂姐,在看到大人的眼色以后,也微妙地转变了态度。指鹿为马这样的事,原来不止存在于书上。
不服气的她继续闹,摔碗、喝酒、晚归,最终被暴怒的父亲打了一顿。
在大人眼里看来,这根本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罢了吧,狗也给你买了,你还要怎么样?
情绪激动的父亲质问她:为了一条狗,把家里人折腾了个遍,到底想要什么?
无奈的祖父叹气:爷爷奶奶加起来,还不如一条狗。
是啊,青春期的少女真叛逆,怎么就明白不了大人的一片苦心。
冷静下来的父亲抱着李玩说,“爸打你是为了你好,长大你就明白了。”
李玩后来长大了吗?长大了,不闹了,也终于接受了第二只爱因斯坦。也许是在这条狗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孤单、倔强、不被理解。
然而,不出意外的,这只狗也没能留住。
这次是昭昭,那个被全家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弟弟,不知好歹地招惹了它,结果被咬伤,继母立刻要求把狗送到狗肉火锅店去。
这次李玩终于明白,对于大人来说,狗只是狗,既可以随意地送来,就可以任性地拿走。这条或是那条,本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有或者没有,关系都不大。
这次的她放弃了抵抗,只是苦苦地向父亲哀求,送到哪里都可以,只是不要送去狗肉店,太残酷。父亲不置可否,冷着脸带着狗离开了。
日子还是要照常过下去。表里不一的继母,曲意逢迎的父亲,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弟弟,过早掌握成人世界游戏规则的堂姐,这些人一点点地把李玩变得沉默而顺从。
直到最后,李玩物理竞赛拿了第一,心花怒放的父亲问她想要什么礼物时,她怯怯地说出心愿——想知道第二只狗的下落。原来她从未真正忘记,她只是明智地选择了闭嘴。
父亲并没有真的把狗带去狗肉店,而是送去了流浪狗收容所。可是当兴冲冲的李玩找了一圈没找到爱因斯坦的身影时,她的眼神再一次黯淡了下来。这次她却挤出微笑,对父亲说了一句“谢谢”。
庆功宴上,叔叔夹了一块狗肉恭喜她,她顿了顿,咽了下去。
至此,李玩的自我蜕变终于完成了。她作出了选择,成为了他们想要她成为的人。
就像影片里反复出现的那句话,“以后这样的事情还多着呢”。在秩序面前,你我无所遁形。
临近结尾,李玩和堂姐在路上偶遇了走失了的爱因斯坦——易主的它活得很好,很滋润,已经不认得原先的主人了。而对照那条倔强不服输的爱因斯坦,却被送去了流浪所绝食而死。影片在这里是否巧妙隐喻了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呢?
纵观全片,没有一处大起大落,但持续有一种隐隐的痛扎在观者的心口。正如导演曹保平自己所言,“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女孩成长的电影,也可以理解为长大成人必经的艰难岁月。表面上看它是关于成人和孩子之间爱、爱的方法、和沟通的电影。没有恶人。有的只是各种误会、不理解、及因此带来的冲突。但其实不是。是暴力。”
片尾的李玩,盯着滑冰场上不断练习站起倒下的弟弟,那个和她一样一喝牛奶就吐的弟弟,好似看到了又一个自己,生命就是在一轮又一轮的蜕变中不断循环。
青春真的并不都是美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