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头x狂信
父亲一直是一个很精明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很幽默的人。
某日,陪父亲外出公干,同行的还有父亲工作上的搭档姜兄(与我年纪相仿,故称兄)。忙完一天,归来途中,姜兄提起一话题:爱妻不甘终日守在家里,执意要出门做点小生意。不出三句,两人达成共同看法,坚定认为女人应该待在家里相夫教子,专心主内,不宜抛投露脸,心系外界。两人谈得格外开怀,如从上辈子就这个问题谈不完,这辈子要激烈地继续下去一般。一席谈话让坐后排的我哭笑不得,突然觉得这两大男人极其“可爱”。
父亲在我面前始终保持一个“严格正经男人”的形象,唯独对着母亲和最得他信任的老伙计才会有亮出他的招牌“黄氏幽默”。随后,他们扯到了养老的话题,父亲抛出了他经典的“老来三老论”。听着他故意端着“倚老卖老”的口气叨叨,我有种回到小时候,端着小板凳往前凑,等待讲故事的老公公开腔的感觉。
“男人在步入老年之前一定要挣得‘三老’:第一‘老’是老本,没有些老本钱过退休生活,那是很不方便很不快活的,你想想,老来闲了要喝个茶,想吃点好东西,或者出去走走,旅游旅游,又或者生个小病都得有老本在口袋才过得自在。还有,过年过节的包个红包也是个要紧事,大半辈子给人家孩子孙子都是包大大的红包,到老了,反而缩手缩脚,那多不快活……”父亲是个生意人,若是让他老来反而束手束脚,估计他会跟自己急,因此,无论经济环境好与坏,他都不借口停下脚步,从来都是乐于创业,乐于拼。
“这第二‘老’,老朋友,人老了,总是要寂寞的,儿子女儿出门闯去了,家里冷清,找些老朋友聊天,开心开心才不感孤单寂寞,人可以老,脑袋可不能老。”关于朋友这个话题,平日里父亲与我们兄弟讲得最多。父亲身边不乏朋友,口碑极佳,富贵时朋友成群,落魄时依旧有老友相伴。
“第三‘老’,老婆,一个老伴是很重要的,当男人老了,走不动了或者吃饭拿不动碗筷了会很麻烦,让儿子女儿帮忙吧,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生活,不一定能总是在身边,让儿媳妇或者请个保姆什么的,他们又会不好意思,如果运气不好,弄个手脚不灵便,上个厕所都成问题,那就更糟糕了,总归还是自己的老婆好,拉屎拉尿都好照应……”听罢,我不禁窃笑。父亲是一个中度大男人主义拥戴者,这里面的潜台词我自然是懂的。男人嘛,都是要面子的嘛,不能让别人看着自己邋里邋遢的样子,就是老了要是一个大男子汉。
他们一路谈笑风生,不亦乐乎,我也听得津津有味,收获满满。车到了家楼下,父亲嘱咐我陪好姜兄停车便自行下车上楼。姜兄忽地向着我冒了一句:“小子,听懂了吗?”我一脸茫然。他不慌不忙地再加了一句:“还听不懂?重点的是第三‘老’!”我的脑袋如被注入了催化剂,突然以万倍的运转速度开启思考力,然后报以一个傻笑:“呵!”下一秒,我的脸刷的一下——烫了。
心里直嘀咕:“敢情一路上不是在跟姜兄侃大山,而是声东击西,借鸡生蛋啊!老爸,能不给我耍这一手吗?你儿子真真真没继承你飞快的脑筋。”
的确,父亲一直是一个很幽默的人,更是一个很精明的人。
(写于2009年9月28日/星期五/雨/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