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的第四季已经不温不火的播出了十期,马上就要收官,这一季好像并没有出现什么热点,以至于观众都快忘了还有这个综艺的存在。
2020年被称为影视行业的寒冬年,电视剧电影大幅度减少,综艺节目直线上升,随着各式各样的综艺的不断涌现,观众的审美也在不断提高,没特点,没热点的综艺就会被彻底淘汰出局。而《吐槽大会》第四季,就在淘汰的边缘徘徊。
四季以来,《吐槽大会》豆瓣上的评分成功的从7.5分跌到6分,评论人数从2万多人到8千多人,口碑和评论人数呈迅速下滑趋势,至今局面也没有出现反转的迹象。
为什么第四季的《吐槽大会》越来越不好看了呐?
先看第四季《吐槽大会》请的嘉宾:李佳琦、甄子丹、孙杨
从嘉宾名单来看,他们并不具有热度+槽点的结合,要么就是热度有,槽点不够;要么就是槽点多,但吐槽深度不够。
李佳琦作为主咖,虽然有较大的知名度,但毕竟只是带货主播,在真正的脱口秀表演上,还是有所欠缺,就像第一期李佳琦那个不粘锅梗,以及东北文化踩踏的二手玫瑰主唱梁龙的吐槽,他独有的综艺感真是让人羡慕不来!
再者是爱删戏的甄子丹,冷饭炒的没滋没味的。原来人家就是来宣传电影来了,吐槽的平平无奇,还没石子扔进水里溅出的水花高。也是没谁了。
第三期请了孙杨,小编想真诚的发问一句:孙杨有槽点吗?爱哭是槽点?穿花泳裤是槽点?找妈妈是槽点?这一系列节目组认为的槽点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吗?
回看曾经的《吐槽大会》,无论在主咖,还是副咖上,都曾出现过闪闪发光的人。比如曹云金,曹云金凭借着相声功底,把吐槽真正发挥到了极致,气口明确,吐槽强悍,可谓是“刀刀见血”。
整期节目下来,用张绍刚的话说就是:“孙杨以为这是一个访谈节目”温和无刺激,平淡无奇点,这一季就应该把名字也改了,真真正正做成访谈类节目。
记得《吐槽大会》节目核心价值主张是用真实的表达吸引受众,用幽默的方式吐槽一切,用争议观点搅动的碰撞争锋,哈哈,而节目的表现却截然相反。嘉宾槽点不敢挖,痛点不敢碰,找的全是不痛不痒的点,观众看着都累。观众想要的,想看的是明星的另一面,展示明星的光鲜亮丽八面玲珑,太多太多的综艺已经展现给观众了,观众已经产生了疲劳感,所以当《吐槽大会》一出现时,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吐槽大会》在让这种感觉慢慢消失,
观众也许只是单纯的想看明星被吐槽以及被吐槽的反应而已。《吐槽大会》如果连这点都满足不了,那和其他的访谈类综艺有什么区别,观众也不会只为一个综艺名称买单。
节目精髓在于能说且敢说,明星畅所欲言地为自己发声、洗白。遗憾的是现在的《吐槽大会》尺度有了,笑点没了、槽点没了,明星都奔着洗白来了。节目组还记得咱是一个脱口秀节目吗,脱口秀更多的是用调侃、暗讽、夸张
现在的《吐槽大会》却选择了妥协,尽量不碰触那些明星的痛点黑点,不再“讨好观众”说最真实的话,现在的嘉宾说话客客气气,礼礼貌貌,跪着也得把钱挣了。
在这个综艺层出不穷的时代,要想把综艺做的长远,是凭借节目自身的优势,保护好节目忠实粉丝,而不是慢慢放弃观众,投奔资本和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