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初放,难掩幽香。
经过小区里的小花园时,被一阵幽香吸引。
循着幽香走过去,发现是花园里的一棵蜡梅,在一些枝叶零落的枫树和紫薇树之间,在那纤细的枝干上,竟然绽放出许多小小的黄色花朵。
蜡梅,应该算是冬天第一花吧?蜡梅开了,这也是件令人欣喜的事情。我回家取了相机,再次来到这株蜡梅旁。
枝头的蜡梅有的还是骨朵,如蜜蜂采蜜时脚上缀着的花粉框,又如女子耳朵上的金耳钉。已开的蜡梅清清瘦瘦,薄如蝉翼的尖细花瓣里包裹着一颗紫色的心。
山上也有这种单瓣蜡梅,以前和朋友一起爬山,也总是被花香吸引,来到花前赏花拍照。这种蜡梅似乎是野生的,开得随意,看上去不起眼,但拍下来,衬以初冬的蓝天,也是清秀可爱的。
在朋友家住的小区里也见过蜡梅,但这种蜡梅是重瓣的,花瓣圆润,色泽灿烂,花朵饱满。如果山上的蜡梅像个清瘦的小姑娘,小区里的蜡梅就是一个雍容华贵的妇人。相比之下,还是更喜欢山上那种单薄、清瘦的蜡梅,更有一种梅的清气。
其实蜡梅与梅花并不是同一树种。宋代范成大《梅谱》云:“蜡梅,本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蜡,故称蜡梅。”蜡梅是蜡梅科,梅花是蔷薇科,只因为它们同是冬天开,香味差不多,便多混为一谈了。
“蜡梅”的“蜡”常被写成“腊月”的“腊”,两个词本是通用,但“蜡梅”更接近植物科学,因为蜡梅本是因色酷似蜜蜡而得名。有“蜡梅园”原来写成“腊梅园”,后来都更换了指示牌,换成了“蜡梅园”。
古诗中咏梅花的很多,咏蜡梅的屈指可数,最喜宋代何应龙的这首《腊梅》:“晴日烘开小蜜房,紫檀心里认蜂黄。一冬不被风吹落,却讶江梅易断肠。”生动可感,形神兼备。
一冬不被风吹落的蜡梅,已经在冬日里开放,发出幽香。
如果选一枚勋章别在冬天的衣襟上,小巧别致、清雅幽香的蜡梅无疑是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