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已经下课了,离第一节上课还有十几分钟,依旧有学生陆陆续续给我发送“闭眼背诵视频”。这些单独给我发闭眼背诵视频的同学,背诵的内容都是早读任务完成后的额外附加任务。不仅是早读下课,白天课间、晚上也有、周末也有学生给我发附加任务完成的视频。网课期间这种状态已经有至少两周了,而且加入进来的学生越来越越多了,我刚数了一下昨天有13个学生给我发。其中七八班的赵一奇同学这两周来每天都会跟我发背诵视频,基本上不间断,周末也不例外。
他们都在背什么呢?除了语文书上的常规背诵任务,会在早读时间正常安排背诵检测外,其他的有很多内容都会被安排成附加任务背诵。语言平易朴实又意蕴深厚的莫怀戚的《散步》、每一个字都浸润着母亲的爱的《秋天的怀念》(节选)、细腻生动的探险心理《走一步再走一步》(节选)、主题丛书对应的文言名篇《朱熹家训》节选《朱柏庐治家格言》六则、每一本丛书前边的经典诵读、丛书名篇里的段落节选......这些附加任务都是额外自主完成的,不做任何强制要求,因为每天早读都有必须完成的早读过关任务。
学生何以“卷”的这么厉害?总结以下原因:
其一,学习内驱力和同学间的互相带动。
每个班级都有一部分积极上进的同学,他们互帮互学“明争暗斗”。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同学主动参加其中的原因。在组建的七八班的导师群里,学生们异常活跃,课间他们“斗题”“斗作业表扬”“斗附加任务完成情况”,好的氛围让更多的学生“乐在其中”。
其二,外在的“大声”表扬。
对于完成附加任务的同学表扬是“大声”的。每次早读结束前两分钟,对早读状态好的同学,和完成附加任务的同学进行公开表扬,并奖励积分。两个班的课代表在一起我们建立的有交流群,每天我会及时反馈作业和附加任务完成情况的表扬名单,课代表会在班级晨会时进行再次表扬,班主任也有对被表扬同学的考核。大声的表扬会让这些同学更有动力。
其三,无形化有形的收益的驱动。
除了丛书的经典诵读以外,学生背诵的附加任务都是或精读或粗劣解读过的,学生不仅知道背诵的内容好,还知道好在哪。或有益于写作训练,或有益于修养身心,或有益于增加积累。对于上进意识的同学,久而久之他们慢慢地体会到背诵内容带给他们的收益是可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