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2

今天有幸翻到朱光潜先生的《谈读书》,突然对读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关键是自己也觉得这个点鞭辟入里,切中要害。


对朱先生的认知,似乎一直就只停留在:他是美学大师。然而,我从没有想过去深入了解一下。今天仅仅开篇读了几页,就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强烈感觉。


先生提到:“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一个人与其草草了事读十本书,不如把花在这十本书上的时间用来专门攻读一本书,多读几遍,读透,弄明白。


读透彻,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好习惯,从容求索,深入体会,成为精神上的原动力,久而久之便能凸显腹有诗书气自华之态。


先生还提到:读书应是博而后专。博意味着读常识书籍打牢基础,而后根据自己所做学问,再一类一类专攻。倘若没有目标似的,这打一战,那打一战,就如同打游击战,周期拉长却所获甚少,甚至会耗尽能量,一无所获。


学问的路很长,跨越人类一个又一个世代;而书籍就是每一个世代人们的精神寄托和思悟宝典。我们通过书籍去学习历史人类的精华,去实践,然后再一次把自己的成果和领悟记录在册,成为下一个世代人类的研读之本。


既承载了自己的一生,也对后代寄予厚望。因为学问路上,永无止境。


所以,我们一定要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这样才能走下去,走得更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书籍记录的,是别人的经验,这是一种「信息差」。这些信息差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
    与子同航阅读 51评论 0 1
  • 今天的阳光格外灿烂,透过窗户洒在我的小书桌上,感觉整个世界都亮堂堂的。 在家工作的日子,真是自由自在。没有同事的喧...
    爱读书的艳艳阅读 68评论 0 0
  • 图书馆的管理员整理书籍的声音太大了,咚咚咚的,坐在椅子上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朝书架德方向看了过去,又转回头,过了一会儿...
    Explorer1阅读 90评论 0 1
  • 或许兔死狐悲。这两天我的心情也是沮丧的。甚至是今天早晨我在开摊,把夜里推进店里的雪糕冰柜,绿豆沙冰柜推到店门口,屋...
    一支青荷阅读 92评论 0 5
  • 我们人从小生出,10岁前,被迫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学习画画、学习音乐等,多数是为了父母的面子和期望,这是看你的智力;...
    48217cfaae86阅读 4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