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内容包括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儿童发展中的心理问题,青春期发展,社会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婚恋问题,孕妇的心理状态及胎教,就业问题,中年期人际冲突,情绪失控,工作及家庭负荷的适应,更年期综合症,老年社会角色再适应,代际关系等,能开发自己的潜力做出更好的选择进行咨询。
求助者体验到不适或痛苦的体验都可属于健康心理咨询的范围,由各种的情绪障碍如焦虑,恐惧,抑郁,悲伤各种不能控制的为意向行为,动作的解释,各种心理心身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溃疡,以及性功能障碍,如何处理家庭问题。
通过咨询达到接纳自我,增强自信,让自我更好发展。可以通过咨询减轻或消除已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行为,矫正心理行为偏差。
你健康吗?你的根据是什么?
194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善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表现:
一,本人不觉得痛苦
二他人不觉得异常
三适应社会环境
四潜能正常的发挥
不健康的心理包括三种:
一,问题心理:暂时的心理失衡心理困扰疑惑等。
1,心理疲劳:心理疲劳主要表现为经常紧张的压力事件后,感到心慌心绪不宁,对事物有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一般来讲在紧张事件消除以后,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或心理调节就能康复。
2,一般性焦虑:焦虑是个体对不确定事件的防御性的身心反应,表现为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忧心忡忡。一般性焦虑是情境性的暂时的,常会随着事件的结束而消除,但是如果不确定事件具有持续性,而个体不能及时调适,就会出现心理障碍。
3,一般性抑郁:一般性抑郁主要表现为遭受心理挫折以后,觉得干什么都没有意思,无精打采,疲乏无力,情绪消沉有一种悲观厌世的感觉。
4,自我关注:在心理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关注的是他周围的世界,对外界有无穷无尽的兴趣。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关注的是自己,是自己的心里问题如何才能解决,自己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并对此感到困惑但又找不到答案,因而感到非常痛苦。
5,心里固着:心理固着是指个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为某种想法而困扰,不知如何处理,又无法排解的心理现象。在心里正常的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的中心是不断变化的,即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思考不同的问题,但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则表现为在不同的情境中,往往总是在思索同一个消极的问题,产生消极的心理体验,如遇到挫折后就反复想我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就完了等等。
曾经有一名高三的学生,高考在眼前,可是对考试越来越没有信心,每天从家里出来都非常担心,心里觉得非常紧张,平时学习挺用功,学习成绩还不错,基本上都是班里的前几名,父母和老师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他只要发挥正常,考上重点大学不会有问题,这样让他的心里压力很大,开学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最近几次模拟考试,他的成绩虽然仍然保持在前几名,但是她想这只是暂时的,最让她着急的是,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是不知道脑子里在想些什么,直到下课时间了。别的同学都能全神贯注的,而他老是走神,他真的是急着又担心,现在情绪也很不稳定,有时候为了一点不值得的小事,就对父母发脾气,过后自己也觉得很过分,这样继续下去的话,他担心成绩很快会掉下来将来,考不上重点。一想到这些他心里就特别难受,最近一个月,晚上上床后老是想着这些事儿,有时候得一两个小时才能睡着,白天无精打采,注意力更不能集中起来了。
二,心理障碍:心理功能发生局部反应障碍。
再连续两周的时间里,表现出下列九个症状的五种以上,这些症状必须是以前没有的或者极轻的,甚至至少包括1和2中的一个。
1,每天大部分时间心情抑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可以表现为易激惹。
2,在每天大部分时间对所有或者大多数平时感兴趣的活动失去了兴趣。
3,体重显著减少或增加,在正常体重的5%范围之内,食欲显著下降或者是增加。
4,每天失眠或者睡眠过多。每天精神运动亢进或者减少。每天感到疲劳,乏力,精神不振。每天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或者自醉自贬(可能出现妄想)。每天注意力和思考力下降,做决定时犹豫不决。
5,常常想到死不只是惧怕死亡或者常常是有自杀的念头,但没有具体的计划。或者是有自杀的具体计划,甚至有自杀的行为。
6,有查不清楚原因的躯体痛苦,比如长期的慢性疼痛,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体力下降长期失眠。
7,有反常的自己不能控制的行为比如反复洗手关门等。
8,极度厌恶自己或者厌恶别人。
每个健康的人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只要达到一定强度或一定时间才能算得上心理障碍,常见的心理障碍有以下几种
一,神经症:
又叫神经官能症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下降,烦恼,紧张,焦虑,抑郁,恐怖,强迫疑病等各种躯体不适,但没有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疾病。
1,神经衰弱:主要表现为情绪易激惹,易烦恼,易紧张还伴有精神肌肉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
2,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
3,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患者,常持续性紧张或发作恐惧状态可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焦虑情绪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其紧张程度也与现实情况互相对称。
4,强迫症:是一种明知不合理,但又无法摆脱的强迫观念,情绪和行为等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病人十分痛苦,常常引起情绪抑郁焦虑严重时甚至会厌世。
二,人格障碍:
是指人格系统发展的不协调主要表现为情感和意志行为的障碍,人格障碍者不像其他人一样,为人处世都有一定的模式,能够接受社会规范的要求和检验,他们总是超越正常范围,难以正常的社会规范准则相融洽。
1,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类人格障碍的主要特点是生性固执,喜好争辩,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为冷淡,不愿意交友或对周围的人充满支配欲和嫉妒猜疑心。
2,分裂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内向孤僻,言行怪异,不爱交往,不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常常处于幻想之中。
3,冲动型人格障碍:又称攻击性人格障碍情绪和行为具有明显的冲动,常常因为微不足道的刺激,勃然大怒容易走极端,情绪冲动布局场合。
4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缺乏道德和社会责任心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
5,自恋型人格障碍:以过分自我关心,自我中心和夸大自尊为主要特征,与人交往时渴望被人尊重,崇拜,对指责失败或挫折极为敏感,当自己良好的感觉,遭到打击时,会产生狂怒或严重抑郁。
6,边缘性人格障碍:一女性患者居多表现为自我形象,心境,行为和人际交往中不稳定。此类患者在感到他人的关心时,会表现出犹如孤独的弃儿。他们害怕失去别人的关心时,往往会表现出不适当的强烈的愤怒。
例如:我爱你,你滚开,关心我。
我恨你,别离开我,我好抑郁。
心理疾病:心理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诊断一般心理问题的标准:
1,一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引起的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恼自责等。
2,不良情绪不间断的持续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的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交但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的事件即使是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在自己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严重心理问题,不是由现实因素引起,时间持续在三个月以上,社会功能受损,已经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