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为了应试
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和许许多多教师的接触中,让我对语文应试教育之危害有切身之痛。
有些人听到我讲到应试教育,一定会说,学校不是早就实行素质教育,你怎么还说学校在实行应试教育呢?
其实,这样诘问我,也没错。现在有哪个学校不说现在施行素质教育?但凭心而问,又有几个学校在真正实行素质教育呢?
当然,我这样说绝不是信口开河的,是有事实依据的。
从学校来看,现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定期不定期要下来进行语文数学阶段性教学质量抽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排名。名曰“教学质量监控”。当然还有其他更好听的称呼。但无论如何,这教学质量监控是评价教师的主要指标。因而,学校很看重教学质量监控,教师也一样。当然学校看重它,会说的好听点儿,叫“素质教育质量提升”,说穿了,就是我们心照不宣的“应试教育”。这一点,我从学校的教育教学就可以看出来。不少学校都存在挪用课时的现象。就是把其他的科目的课时用来上语文和数学。也许有的人会说,挪用课时学校怎么不管呢?其实,学校也和教师一样,担心教学质量监控检测评比落后于人家,影响了学校声誉,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从教师的教学来看,本学期期中考之前,我到一个学校去听课,在和学生交流中,发现教师已经教完了全册教材,教师接下教什么呢?不教什么,就每天让学生做练习卷。这样不断反复训练,不是应试教育,又是什么呢?
其实,这还不算什么?更可怕的还是把学生“教死”,让学生没了语言灵性。现在语文考试有看拼音写词语,有语句积累运用,有句子仿写改写,还有阅读与作文等等。为了应试少失分或不失分。对于词语教学,抄词语、默词语,反复训练,千锤百炼,不容出错;对于一些常见的经常考试的内容,几乎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下来,比如,仿写比喻句,一个班级的考试卷就写同样一句:“圆圆的太阳像火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原来这个班级的老师是这样教学生的——“写比喻句,是必考题。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就让学生统一写这一句,不能写其他的比喻句。”如此教学生,学生确实可能得高分,但能教出具有丰富语文素养的学生么?
这样的语文教学还不是应试教学么?但如此教学的教师,他难道就不知道这样教学不好吗?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为了应试,为了胜出,为了一时的名与利,尤其在教师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他就投“教学质量监控”之所好,只要学生成绩能上去,他就会想方设法迎合它,甚至不择手段——教学生作弊,联合监考老师作弊等等,并非少见。至此,教师之职业道德尽丧乎?但谁会顾及呢?只问结果,不顾过程的教学质量检测,让那些热衷于应试,善于钻营的教师名利双收,却深深地伤害了那些老实本分、踏踏实实搞教育的人。难怪乎,当有人提起,谁在教学质量监控中博得头筹,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面对此,不知是喜乎?悲乎?
难怪乎,早就流传一句——“教师是良心的职业。”教师要有职业良知,要有职业操守,要有职业理想。教育教学不是为了应试,而是为了孩子幸福快乐地成长。如果为了应试,教师心中只有一张试卷,就会围绕试卷进行教学,就会把孩子当作知识的容器,使劲地灌,拼命地填。这正是目前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
对此,教育主管部门,能不知晓么?但教育主管部门似乎不相信教师,怕要是不考试的话,教师都不教书似的,就看不出教师的敬业程度?教育主管部门为什么就非把教师分出三六九等不可?教育是爱的事业。就像母爱一样。谁能怎么精确区分得出母爱有多深呢?
良心活儿,却用几个冷冰冰的分数来衡量,这无异于缘木求鱼?能得出什么结论?却有人却乐此不疲。
教学可以监控,但一定不是结果的监控,而是过程的监控。教师教育教学就像农民管理田地。尤其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都是幼苗。教育监控就要深入田间,察土壤,观耕耘,看浇水、施肥、拔草、除虫等是否适宜?察看幼苗的状态,关注苗的长势等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领教师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专业水准,提高教育教学艺术水平,进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唯此,教学质量监控才有意义。
学生的分数并不代表什么。学生今天学会,明天或许就可能学会。就是明天学不会又有什么关系呢?人的发展是一辈子的事儿,何必急于一时呢?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的发育拔节、开花、结果。以学生的一时的成绩来代替教学质量监控,甚至以此来评价教师,只会引领教师走进应试教育的死胡同,得不偿失,这不能不引为警醒。
呜呼!如今,“应试教育”摇身一变,其阴魂附体于“教学质量监控”。以“教学质量监控”堂而皇之大行其道。能不悲乎?但愿,教师能有足够的定力拒绝分数的引诱和名利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