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从哪儿写起呢,记得妈妈经常和我说起她小时候的事情,因为家里太穷,妈妈生下来就遭嫌弃,只因家里又多了一个张嘴吃饭的人。妈妈是冬天生的,刚生下来没多久姥姥不想要她了就用冷水给妈妈洗澡,想就此了结一个生命,但妈妈命大没被冻死仍活了下来。为了营生,姥姥要去给人当奶妈,家里其他人也都忙于生计顾不上妈妈,4岁才会下地走路,后来家里实在很穷,姥姥又几次三番想把妈妈给送人,每次都被二姨给要了回来,最后一次二姨和姥姥急了,说就是一家都饿死,也要留下这个最小的妹妹。
妈妈兄弟姊妹五个,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大姨比妈妈大有二十岁左右,自己也有一大家子,二姨是最疼她的,妈妈和二姨感情一直很好,大舅是个暴脾气,妈妈稍有不对就被他揍一顿,小舅和妈妈年龄上下,虽也暴脾气,但对妈妈还是挺好的,所以妈妈和二姨、小舅的感情最好。
因为家里穷妈妈读书的时间并不长,稍大一些就到了厂里上班挣钱,减轻家里的负担。大概十七岁那年吧,上班途中不小心被卡车撞了,虽没有生命危险,却留下个后遗症,稍有事情刺激就会死过去,有人说这是歇斯底里发作,我并不清楚,但在小时候确实经历过几次妈妈发作, 一次是姥姥去世,妈妈伤心欲绝,哭死过去,一次是和爸爸吵架,气死过去,还有一次和远房姨姐发生矛盾,经常性的晕死过去。
印象中,妈妈年轻时特别容易激动,经常会“死过去”,我好害怕,怕她收不住自己的脾气,怕她和爸爸吵架,怕她和别人吵架。而那个时候妈妈真的是年轻气盛,真的是动不动就会和别人吵架,有时家里的亲戚也会说我妈妈是脑子里少根弦。我却不觉得,只是想妈妈脾气来得太快了,快到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情绪从哪里来的,快到她意识不到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只能任由情绪的利剑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
但妈妈心肠是最好的,奶奶总结的特别到位,我妈就是刀子嘴豆腐心,不然奶奶也不能在我们家一住就是三十年,最后临终时还像对女儿一样跟妈妈交待许多话。不过那些年确实是妈妈和奶奶之间三天两头发生小摩擦,偶尔还大刀阔斧的来一次,每一次都惊天动地,事件平息后俩人又好的比母女俩还亲。可怜了我这胆小鬼,每次心都提到嗓子眼里,害怕得要死,觉得又要发生世纪之战了,天下没有太平之日了,尽管有些夸张,却是我当时心情的写照。
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以前那个妈妈好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完全忘我服务家庭的妈妈,没有脾气、没有性格,也不再和人较劲,也不会情绪失控,也没有再“死过去”了,好像激流慢慢融入小溪,一切都平缓了、和顺了。日渐体会到妈妈温和细腻的情感是从有了我的孩子后,她对外孙女的细致入微让我极为惊诧“天那,我妈妈居然是如此心细之人,以前竟完全没有发现”。我小时候,妈妈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很多生活细节上的事情反倒是爸爸操心的比较多一些,妈妈在家里更多的承担了男性劳动力的角色,什么活都干,脏活累活都是妈妈包了,这点不得不佩服妈妈,她确实挺能干的,为爸爸的大家庭任劳任怨做了40多年的媳妇,得到了同辈和长辈们的一致好评与认可。
这几年又由于我身体的缘故,更是让妈妈操碎了心,尤其是去年她的变化很大,突然间感觉妈妈老了,妈妈年轻时很漂亮,一直保养的也好,原来很嫌年轻的,感觉也就是一刹那的时间,一种苍老的状态在她身上渐渐弥散开来,健康也大不如前,小病小痛不断,让妈妈更显疲惫与老态。心疼她,这辈子没有好好为自己活过,一辈子都围着家庭在转,爸爸这边的大家庭、自己的三口之家,还有后来我们的小家庭。有次妈妈跟我说“人这一辈子怎么这么快呀,这一晃都60多了,真的是老了呀”。话语中带着几许伤感和莫名的惋惜,妈妈把这辈子都奉献给了家庭,把希望都寄托在家人身上,寄托在外孙女身上、寄托在我身上、寄托在爸爸身上,唯独没有寄托在自己身上,没有考虑过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妈妈是屡遭家庭抛弃的孩子,一辈子都在找寻家庭的依靠,都在寻求家庭的港湾,尽管爸爸也给了她这个港湾和依靠,但那份自小丢失的安全和踏实却难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