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决定陪爸妈到外面吃米粉,现在外面的米粉最便宜的也都已经在十元以上了,老人家有点舍不得,宁愿整天在家里吃着馒头和稀饭。记得去年儿子摔了腿,在我这里住了两个月,吃了两天这样的早餐就提出抗异了,说没有味道而,而我觉得还好,我的适应能力一直很好。妈妈因为有糖尿病,现在稀饭、馒头外加一个鸡蛋是我们家每天早饭的标配。我可以经常在外面换着口味吃。但爸妈却不是这样了,老人家很多时候,一件事情往往是沿着一种惯性在做,不愿意去改变,也不愿意去尝试。而我就要做好他们的参谋,让他们一尘不变的生活多一点变化,多一点新鲜感。我已经过了自己的心里关。父母不再是我的靠山了,现在轮到我来做他们的依靠了。
现在妈妈吃任何东西都是慢吞吞的。吃面条时,常常是挑着一根或者很少的几根面条在吃。因为手发抖的缘故,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手来掌握筷子,食物也常常掉在桌上,衣服上。吃剩的核或者是带皮的东西,妈妈也是直接扔在了地上,对此,我曾试着提醒妈妈,说不要直接扔在地上,要把吃剩的东西放在桌上,难得扫。但尝试了多次后,我直接放弃了。因为妈妈记不住,也可能是理解不了你的意思了。“扔就扔吧”,我对自己说,大不了我一天多扫几次地而已。我现在对妈妈的角度上,尽量本着让妈妈发挥自己的功能的角度来考量,来替妈妈拿主意。让妈妈自己吃,哪怕慢一点,弄脏衣服也没关系,不要事事代劳。如果为了方便,干脆用喂的方式,那样只会加速妈妈基本功能的散失。让妈妈在基本功能上多加练习,反复操作,尽量延缓妈妈衰退的速度。今天吃米粉的效果很好,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原来以为妈妈会吃得很慢。可能是因为油水多,盐味也足,妈妈爱吃,连着说“好吃!”、“好吃!”还让爸爸也帮她吃一点。也比平常吃得快一些了。同时也让我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也是一种启发吧!——给妈妈的碗不能太大,用一个小碗把米粉盛出来一些,端给妈妈吃,虽然有点麻烦,但效果却不错,我想其中的原因应该是碗里的东西太多的话,妈妈会面临选择性障碍,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吃了。
妈妈因脑部退化,常有游走的习惯,没有目的的。她常常会在家里的客厅、书房、走廊转着走。有时也会打开门,自己出去,当然她是不会自己关门的。如果哪天外面的门没关,一定是妈妈自己走出去了。在我的想象中,妈妈的精神状态应该是这样的:人好像刚从睡梦中惊醒过来,不知身处何处,各式各样的事物,比如地点、时间、人物、围绕着自己转,人找不到方向。种种事物缠绕着你,死去的人、活着的人、记忆、带着创伤的幻觉、意思不明的零碎句子,等等。而且这样的状态在以后的日子里不可能有所改善的。妈妈以前常说爸爸外面有女人,现在我大概知道答案了,——就是医学中常说的错构或者叫异构。我为此查了医学资料。错构症:是指患者在回忆往事时,常混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节,如把过去可能在生活过程中确曾经历过、然而在他所指的那段时间里却从未发生过的事情,错误地当作该时发生的真实事件来诉说,并且不自觉地固执地加以歪曲和渲染。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症状,每个人退化的速度、失去的功能也不同。有时候我在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妄想也是一种“能力”,表示大脑还有那方面的功能;现在妈妈连妄想也没有了。
爸爸对妈妈的责任感,如果没有爸爸,妈妈只能养老院了,他每天帮她穿衣服,监督她吃药,带妈妈散步,给她擦洗身体。爸爸常对我说“现在,你妈妈就是我的目标”。爸爸并不觉得这份责任感是一种负担,相反伴随着爸爸个人生活的内容变窄,照顾妈妈成了他的自我价值的来源。爸爸从照顾妈妈中找到了人生目标,而妈妈也同样爸爸的存在,感受到了依靠,彼此的实际存在给了爸妈以慰藉。对于爸爸对妈妈的耐心我是由衷的感到钦佩,我的记忆中,爸妈也曾经经常吵架,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让爸爸对妈妈有如此的耐心,爸爸在我心中从来没有如此高大过,我真正体会到了言传身教的意义所在。
记着和妈妈生活的点滴,为以后有一个回忆,也是为了自己在生活中不断总结,找到和妈妈沟通的最好方式。如果妈妈已经无法通过到达我这里的桥梁,那么我就必须到她那儿去,去感同身受,理解妈妈现在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的真正含义!
完成于 2021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