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听初中政治课,学生又讨论又演剧,老师放视频现材料,一堂课,热热闹闹,活跃积极,但总感觉多浮躁欠沉思。问题为设而设,讨论为论而论,少了融合的深度和切实的深入,热闹挤走了宁静,活跃多了份喧闹,应接不暇的光影视听剥夺了学生的自我沉淀。目标虽全,实则多惑,讲到最后,内容是内容,目标是目标,两张皮不对接,是否能达到所定目标,难说。每次听完,自己常常陷入寂寞的苦恼,不知问道何方!
怎样才算是一堂好课?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在《积攒生命的光.如何听课》说,听课,一看教学,不看表演。二看学生,不看教师。三看门道,不看热闹。
钱梦龙老师的“三主”理论,和贾老师的意思有异曲同工之处,钱老师说“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我深以为然。
受教于二位名家的高见,我以为评判一节课最主要的是看效果,看学生学是否学会了,这是根本。教师讲再好再精彩再热闹,学生没记住,没理解,没学会,这堂课也不算成功。
怎样让学生学会?
我认为向三方面努力:一,真正让学生成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有独思(理解),有讨论,有练习,有记忆,这些课堂实践活动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必要保障。二,教师恰当地主导。教师要引而弗牵,启而不发,恰当点拨,适时解惑,不能越俎代庖,反客为主,老师所作所为应成全学生的主体地位。三,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训练。教与学的过程始终要有学生的记忆活动,思考活动,练习活动,这些都属于训练能力的必要学习实践。
在政治课上怎样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教师如何恰如其分的主导,在教学中如何贯穿学生的思考,讨论,记忆,练习这些训练实践活动,从而保证学生真正学会呢?
以《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为例,在本堂课中,教师以问题导出关键词作为记忆点,以精选练习巩固重难点知识为理解点,在教与学的互动中让学生能读则读,能写则写,能讲则讲,能思则思,让学生的眼耳口手心都过一遍,于是眼到看了一遍,耳到听了一遍,手到写了一遍,口到说了一遍,心到明了一遍。这么多遍都让学生经历了,学生才可能好学,学扎实。
本堂课两个大问题——
一、储蓄存款
1.含义。
2.机构。
3.利息含义及公式。
4.种类和特点。
二、商业银行
1.含义。
2.主要业务及作用。
知识点不多,有足够时间让学生实践。
首先讲储蓄存款含义。怎样让学生多训练(包括听,思,说,讲,写,练等一切锻炼学生身心的活动)。先让学生齐读一遍,找关键词。借口有人不读,再读一遍。然后问学生找到的关键词及理由。学生找不好,于是以问题引导:第一个问题:储蓄存款包括企业吗?学生一看定义,马上找到关键词:居民个人。第二个问题:存外币行吗?学生再看定义,很快找到第二个关键词:人民币或外币。再问到期只取利息你干吗?学生于是找到关键词:本金和利息。这样储蓄存款的含义在大家一读再读的过程中解决了。
其次讲机构。问学生假如你有10万,去哪存款?学生说:金融机构,银行,还有说别的。教师说你去证券交易所存款人家收吗?他们都说不收。教师问去中国人民银行存款人家接受吗?学生不确定。教师趁机让他们看导学案上中国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区别列表。告诉他们一边看一边划出关键点,并找出不能存人民银行的理由。学生看完,找到答案,并知道了央行的性质,作用,职能等。最后,学生知道了,要存款得去商业银行。教师再结合五大商业银行的图标让学生对商行有了初步了解,学生也认识了5大商行。
3.利息含义及公式。让学生齐读含义,并找出关键词。公式让两个学生上讲台写出来。选一道利息题目让学生练习。
4.种类及特点。问学生假如你有10万,去银行存钱,有几种储蓄种类?学生答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让学生齐读含义,并找出关键词。再让学生回答找出的关键词,等于再熟悉和理解一遍定义。然后让学生再齐读一遍。
讲特点采用同样齐读找关键词法。优点缺点让学生先自己讲,教师稍作解释。
都讲完了,让学生自己把4个知识点通过读梳理一下。
接下来讲第二部分:商业银行。
首先讲含义。让学生齐读找关键词并解释。教师稍作补充我国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为主体。
最后讲三大业务。让学生自己找三大业务及地位。最后带学生一起说一遍加以确定,并对贷款业务的贷款对象及条件稍作解释。然后检查十来个学生商业银行三大业务记忆情况,他们基本记住三大业务及地位。最后做个银行利润的练习题加固理解。
根据本框内容少而精,多概念多特点等死知识,又密切联系生活,理解多记忆少的特点,采用多读、巧问、找关键词外加练习题学以致用的讲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多读,多说,多练,多想,最后再整理笔记写一遍,让学生在多次巩固中该记忆的记忆,该理解的理解,该运用的运用。而教师,少说少讲,适当引导,鼓励,启发,点拨,做好平等中的首席,做好主导者该做的事。
巧设问,问会枯燥定义里的关键词足矣。多问读,在问题思考中加深知识理解。精练题,在学以致用中消化巩固。整笔记,手抄一遍及时复习。总之,学生在反复的眼耳口心手的看听读思写的实践中一遍又一遍的巩固知识点。这样学生是不是学会的几率更大些呢!后续检测,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