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晚上一直在看有关一位已逝的台湾作家林奕含的采访视频,近期她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简体版也在大陆出版了。我不是第一次听说这位作家,但之前浮光掠影的了解皆是出于猎奇心理,所以没有深入了解。
今晚把她的采访视频完整看了一遍,才从好奇心转而深入到理解、同情。
采访视频是她自杀前不久拍的,当时就已经可以看出她的眼神晦暗无光,笑容惨淡,而且吐字时略显吃力,明显陷入绝望的境地。她本人的相关经历,网络上已经有许多,不再做重复的阐述。
看她的采访内容,她在视频里叩问的问题之一是:文学/艺术是不是一种巧言令色?
发出这种诘问,与她的经历有很大关联。十几岁时被语文家教性侵,而迷惑她的正是那位老师渊博风雅的言辞。再结合她对奈保尔、胡兰成等文人做出龌龊事的了解,使她原本对文学、对语言、对“思无邪”的信仰立刻崩塌。
十几岁,正处在构建三观,思想形成的阶段。而且涉世未深,对成熟风雅的老师所抱的懵懂迷恋,最后却瞬间反转为性侵。这种精神冲突与心灵折磨,足以摧毁一个人活下去的信心,并固化成她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悲观,黑暗,看不到希望。
心理学尚习惯从一个人的童年着手,从早期的经历来分析一个人日后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说明早期经历对人的后半生起着雕塑作用。一切都是新鲜的,所以每一次深刻的伤害都更难愈合与排解。对于一颗热爱文学、追求美好的心灵而言,更是难容瑕疵与邪恶。
在长期的自我斗争中,她最终耗尽了生命。
有时候我会反思,读书过多是否会影响一个人对现实生活的反应,对世俗的认知产生过大的偏差。因为书本里的字眼往往经过斟酌,思想与理论都构架在一个完美绝对的前提上。但现实生活是变动、复杂、甚至模糊的,作者的观点必有局限,而我们作为读者所能从中汲取的认知更是有限。
所以林奕含的一个思维误区,就在于她把过于模糊的、虚幻的东西当成了信仰。秉持错误的前提,按偏差的方向来耗费气力探寻,最终得到的是解不开的心结,与难以承受的精神混乱、衰竭。
2
那么,文学/艺术是不是一种巧言令色?
个人认为,文艺确实含有巧言令色的成分,因为它们是对现实生活的修饰与美化。但更重要的是,它对美的呈现和突显,能够激发出人性中真善美的部分,唤醒人身上所具有的爱与神性。
林奕含的执着,其实是对知行合一的执着。她看到文化人身上所出现的那些道貌岸然、知行不一的行为,并由此感到费解——在文艺的长期熏陶下,为何人还会做出这般兽性的行为?一方面可以说,她是个非常纯粹、单纯的女生,但她的家人对性侵事件后不到位的处理,则没能一直呵护她的单纯;另一方面则可以直指社会的功利浮躁思潮太盛,为什么文艺不能让文化人守住底线?
因为初心被遗忘,人也已经不再是那样的人。
人是遗忘的动物。哪怕受到的训诫再深刻,文艺的熏陶再长久,也容易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大环境下被摧毁、磨灭。大多数人的意志力在欲望面前,其实非常薄弱。再加之处于一个信仰的式微、传统风骨的断裂、整体道德底线的滑坡的大环境下,产生的文化人也多半不够精纯——如同那位性侵她的语文老师。
因此,我对林奕含事件感到的只有心疼。单纯的人理应被呵护。
3
其实从林奕含事件可以侧面看出:语言具有欺骗性。而运用在一些特定方面,就是愚化人的功能。钱老在《围城》中早就阐释:“没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了人的当;受过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了印刷品的当。”
如同网络上充斥着太多诸如“小孩子才看对错,成年人只看利益”、“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之类的说辞。诚然,现实世界错综复杂,但特地拎出来强调,会在潜意识里把人朝着相对主义的深渊越领越深。类似的话语灌输多了,会让人对罪恶与丑陋变得愈发麻木,没有反思和反抗的力气。
那些话语里的潜台词不外乎就是:谈论“正义”、分辨“对错”有如孩子般幼稚,成年人就要强调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般残酷才显得很牛逼很成功……从而让人们的道德底线越来越低,不断消磨人的血性。文字本身就具有这样潜移默化调整人的思维的功能。
人的天性里有追求平等、自由、公义的文化基因。这不是幼稚,而是我们的本能。只不过大多数被各种意识形态扭曲得不太单纯的人,把这种本能丢失、遗忘后,还要反过来嗤笑。大众的视线已经被“吃吃吃”等感官刺激、“开心就好”的盲目享乐主义、“屌丝文化”等东西占据,而这些东西又在严重损害我们的心智……看两篇微信文章就能过上“美好生活”,用如此浅薄不经沉淀的文字来作思想指导,怎能不“娱乐至死”?
所以上一次跟朋友讨论这些问题,我说,至少在我活着能看到的这几十年里,我对此依然持悲观态度。
悲观只是一种勇敢的预判,而行动上采取乐观则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