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忽如一夜秋风至,倏然遍扫网络。立秋方至,朋友圈竟俨然成了奶茶馆的展览,炫耀着所谓“入秋”的仪式感。这杯奶茶,俨然成了一种时尚的通行证,仿佛缺了它,便缺席了这季节的入场式。
然而细察其里,这杯饮料分明是商家借秋之名而催生的一场“商业秋意”。季节的流转,竟被巧妙包装为消费的节点。暖胃更暖心的广告语下,不过是为了刺激人们消费欲望罢了。更可叹者,所谓“奶茶”竟渐渐异化为红包与转账的象征,温情脉脉的面纱之下,悄然裹挟着社交的攀比,暗暗滋养成索取与虚荣的暗流。
节气本是自然的低语,如今却硬生生被商家的喧嚣盖过。我们惯于在消费符号中寻找慰藉,在朋友圈点赞里确认存在,那杯奶茶的甜腻,竟成了填补内心季节感知空洞的廉价代用品,仿佛惟有这杯奶茶入腹,秋天才算有了确凿的凭据。
季节流转本应带给我们内心的触动与沉淀,可惜如今却在“第一杯奶茶”的甜腻泡沫里,变得如此轻薄而喧嚣。塑料吸管搅动杯中廉价的秋意,现代人对于情感慰藉的饥渴,竟以此种浅薄方式解馋一一这恰是我们时代里颇具讽刺意味的集体症候罢了。当然,不可否认,“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也是人们“随大流”的一种表现。
( 何志平 立秋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