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中心的图书馆附近有一个叫“Do嘟城”的少儿社会体验馆。昨天,我踩着下午场开始的时间点带小乙哥过去玩的时候,门口已经排起了三排队,火的程度可见一斑。
换了票进去后,发现里面很大,有上下两层,两条主街,五十个左右的体验项目。消防站、医院、冰激凌店、寿司店、照相馆、商场……甚至还能考驾照,店面装修都和真实无差,走在里面很像走在现实中的闹市。

如果只是把各种体验项目单纯地摆放在一起,并不稀奇。好就好在,这个体验馆建立起了一整套的社会系统。每个体验项目门口都有招工启事,完成相应的工作就能赚取工资,而这些钱币既可以在体验城里购物,也可以选择存入银行卡或购买理财产品,还能用来参加各种培训提高工作技能。当然了,赚了钱也得去税务局交税。这样一来,所有的体验项目就都被联结在一起,就像一个小小的社会,有了自己的生命力。

瞧一瞧,小消防员们急冲冲地跑过街道,去着火地点救火了;身上搭着绿色袋子的报童在人群里叫卖;环卫工人们捡着垃圾,指导人们垃圾分类;快递员拿着包裹送到了;骑自行车的大人赶快停下来,交警来开罚单了……
室内的工作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摄影师对着模特拍照;银行工作人员正在给客户介绍理财产品;婴儿抚触需要护士们的爱心;寿司店新鲜出炉了海苔手卷;宇航员在空间站里看到了什么?水手准备好了吗,船要起航了……

一下午时间,小乙哥吃着自己做出来的各种东西,换着各式衣服,体验着不同工作,玩得倒是极为开怀。我细细算了一笔账,却不免咋舌。
四个小时,花费120元,就算玩好一个紧接着再玩下一个,也只够玩五六个项目,而不同项目的开始时间又不尽相同,要做到一点时间也不浪费肯定是不可能的。如果再算上每个项目各有三个级别的工种,以及体验馆推出的各种达成胸章,想要全部完成,投入的时间和金钱实在是可观。
由此不得不佩服商家的营销策略,轻易地就能勾起人们再次光临的欲望,孩子觉得好玩,大人觉得能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一些东西,口口相传加上各种线上推广,想要门庭冷落也是难事。
和先生聊起现在孩子们玩的东西,他往往会说一句话,小时候穷,没玩过什么好的玩具,生了儿子总想着和他们一起玩点高级的。这下好了,这东西咱可玩不了,只有坐在外面看的份了。
如果为成人们也打造一个这样的虚拟社区,体验不同的工作经历,商家大概会破产。一方面,无法设置合适的激励措施,只能依靠成人内心的向往,毕竟太过虚幻;另一方面,孩子们多少还能忽悠,如果面对成人,起码要拿出十二分的专业,对商家来说就得不偿失了。
能在一个领域有所成就已是不凡,想要有不同的人生体验大概是比较难了,除非我们能再活个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