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向前的第49篇原创文章
这几天经常在反思,自从走上写作这条不归路以后就总是自己啪啪打脸。我曾说过我很理性,基本不会情绪写作,除非我来大姨妈了。
可是事实是,我除了写过两篇能明显感受到愤怒情绪的文章以外,其他文章里也存在一种情绪。
1 恐惧、焦虑本身也是一种情绪
这种情绪要么是恐惧,要么是焦虑。
因为我本身就是这样的人,时刻焦虑着,功利心也很重,所以并不是我有意制造焦虑,而是很自然的情绪流露。所以我在写文章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把我这种情绪带进去。
因为我现在就处于一种瞎折腾的状态,我选择大城市,选择自我实现,拒绝安逸,拒绝体制内。但这不代表安逸就有错,小城市就不能成长,体制内就会被环境驯化。这只是个人选择而已。
凡事都有两面性,世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选最适合自己的就好。同时还要能够承担这种选择所带来的一切,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
所以你们要警惕被我洗脑。恐惧和焦虑,本身就是一种很重的情绪。我当年读Spenser的文章时,恨不得读完就熬通宵学习,恨不得天天加班,因为我会觉得老板不喜欢我,怎么不压榨我呢!你不压榨我我就没有价值啊!
现在成长了一些,学会更理性地去看别人的文章,虽然有时我难免会被文章作者所制造的情绪感染,但是读完之后我能很快跳出来。
2 感性消费与理性消费要区别开来
然后我们再来说软文写作。营销上分理性消费和感性消费。读者理性起来,知道自己要成长,就会买书、买课程;而读者一感性起来,就会觉得要对自己好一点,就会买包包口红、买邮轮游套餐等等。
这里最好的例子就是罗胖、Spenser和咪蒙。
前面两位就是走理性路线的,所以卖课程最合适,邮轮这种感性的广告就不能接;后面这位就走感性路线的,所以我们会发现咪蒙从不卖课程,接的广告都是各种玩乐享受的、要对自己好一点的这类广告。
我们假设一种情况,罗胖卖两万块的包包了,会有人买吗?我想肯定有人买,毕竟他有很多死忠粉。但是效果绝对不如卖书卖课程好,因为他已经培养起用户的理性思维了。用户看到他这个人,打开得到,看到他的文字,大家都会不自觉地理性起来,知道自己要干嘛。这个时候出来一个享乐的产品,转化数据一定是不够好看的,等于砸了自己的招牌。
所以品牌宣传要找合适自己品牌调性的自媒体大号写软文,而自媒体人要懂得区分什么样的广告能接什么样的广告不能接,保护自己在行业的声誉,不能因为金主爸爸给得多就没有原则。
最后再提一句,如果是卖课程,一定要充分制造知识焦虑,让读者觉得不买这个课程就会落后于别人;如果是卖邮轮游,一定要制造对自己好一点、及时行乐的情绪。
如果没有制造出来相应情绪,那么无疑这篇软文是失败的。
3 公众号写作就是写出自己的味道
前两天闲得蛋疼看了下都谁在关注我,然后我惊奇地发现最初关注我的几个朋友取关我了。不过想想就释然了,以我对他们的了解,我现在的公号风格确实不太适合他们,毕竟我太功利了。
对于功利,我受艾姐的启发,认为这确实是一个阶段性的状态。我给自己5年多的时间,30岁的时候我们再回头看,相信又有一番新的景象。
但是我的读者数量还是在涨,即便涨得很慢。
我在开始做公号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公号只会是小众。我永远不能达到咪蒙的千万粉丝量级。因为受众面不一样,理性人群就是会小于感性人群,大基数就要少很多。然后在理性人群中,我的阅历啊背景啊又不能企及罗胖、Spenser,所以这个受众就会更小。
再来,我通过总结我自己的文章,发现即便我不想要走个人成长公号路线,也不可避免地走上这条拥挤的道路。这么多人挤一条路,艰险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可能我能有10万粉丝就很了不起了。
公众号可以算是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能写出什么样的文章,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基本是确定了的。
所以,也不用迎合别人,写出自己就好。
比如我就爱取哗众取宠的标题啊(我是个公关好不好),像昨天写的《初创公司的窘迫引发的思考》,这篇文章要不是我自己写的,我都不点开看好嘛。但是我会努力练习,让大家觉得文章内容对得起标题。
对于小白来说,前期水不水都不重要,几百的粉丝跟1个粉丝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只要你在成长就好。
所以,先写200篇再谈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