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朋友圈里的一篇公号文章,其中这篇文章直指羊爸爸,称其为野中医,认为其公号的文章都是造谣。看了以后心里十分不舒服,一方面告诉自己,你是一个成熟的人,大家所持观点不同很正常,无需生气,另一方面,还是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快,所以就有了今天的随笔。
从那篇文章引申后,看了该公号“米油米汤是精华还是砷中毒的风险来源”的文章,还有类似的“第一口辅食喝米油?辅食不要肉蛋水果?野中医的害人谣言什么时候是个头”以及相关一些谈及野中医的文章,文章中直接点名道姓羊爸爸是野中医,文章语气比较激烈,从其列举的一些证据或是论断来看,我个人觉得有道理但是也过于偏颇了。
中医认为一切事物有阴必有阳,两者是对立统一的。我也这么认为,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不是非黑即白或是非白即黑。看事物应该从整体来看,而不是只盯着某个部分,以偏概全或是一叶障目,当然这句话其实是我们所有人都需要自省的。我认为看待羊爸爸这个体系应该从整体来看,而不是片面的看。很多话语无从谈起,就从自己的体会说起吧。
我接触羊爸爸起源于女儿的一次腹泻,当时只是有点儿拉肚子,但因为临近过年,所以就去社区医院看了一下,希望可以快点好。当时医生让打了喜炎平,吃阿莫西林。结果女儿病情不但没控制反而恶化,大年三十晚上发烧、拉果冻状血样便,于是大晚上上儿童医院看急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排队后我们顺利看上了大夫,诊断急性肠胃炎,需要吊水。这是女儿出生后第一次吊水,可是我却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明明已经在病情不严重的时候就去看了医生,就去控制病情了,为什么一个简单的腹泻打针吃药两三天最后却恶化到了要挂水的地步。抱着这个疑问我开始学习羊爸爸。
初学羊爸爸时,课程里面提到了我们在疾病处理时的误区,也让我隐约明白了女儿那次腹泻为什么会恶化的原因。现在总结起来,道理很简单,就是用西医的思维来看中成药。所以羊爸爸提出让每个家长学习中医育儿,学习用中医的思维来使用中成药。其中反馈式喂养是羊爸爸中医育儿的一个中心思想,另一个就是辨证使用中成药。
在学习初期,我十分焦虑和迷茫,因为我不知道在哪里才可以找到一位靠谱的医生来看护我的孩子,社区医院给孩子看病开的药我自己都知道就那么几样,不是清开灵就是喜炎平,我自己都会开了。去儿童医院,排队耗时长,而且也就是打喜炎平,感觉这个时间和人力成本真的是太高了。可是我自己学习用药,岂不是把自己的孩子当做试验品?所以我真的真的非常焦虑。这种焦虑让我希望一丝不苟的套用羊爸爸说的每一句话,甚至过度套用,这就是这个公号说羊爸爸是野中医的论断“辅食不要肉蛋水果?第一口辅食居然是米油”等。孩子生病期间的忌口以及主食为主水果肉蛋奶为辅其实不是羊爸爸体系的根本和精华,其核心是反馈式喂养,就是慢慢加观察情况后及时调整喂养,以及不要过度喂养肉蛋奶水果。
在我看来,公号指责羊爸爸不妥当的地方其实是羊爸爸体系的细枝末节部分,而我们判断一个事务的好坏不是应该看其整体吗?今年是我学习羊爸爸体系的第二个年头,焦虑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的变化在于从以前的死抠字眼慢慢开始往抓住核心去过度了。在我看来,羊爸爸提出的喝米油、生病期间不吃肉蛋奶水果其实是他理念中的一个举例,其背后的是营养均衡,五谷为主,肉蛋奶为辅,因为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饮食中肉蛋奶的份额一不小心就会有些过高。生病期间的忌口其实就是饮食简单,不要吃太多高热量不易消化的食物。也许为了吸引流量或是加深大家对这个的重视程度,所以在有些文章中的说法就让这个公号认为是野中医。可是我觉得在没有深入了解或是进行一定的了解,仅凭一两篇文章就定性的做法未免有失偏颇。
比如该公号的爱好者认为抵制使用副作用不明确的中成药。中医的思维就是根据当前身体的状态(或是寒热偏性),利用药物的偏性,来调整身体的状态。中成药用对了,它的偏性就是药效,用错了它的偏性就是副作用。那么该公号的爱好者这种抵制中成药的做法和羊爸爸爱好者们认为要抵制肉蛋奶,在我看来是一样的,都是以偏概全了。
就拿公号中提及的米油可能存在砷元素超标的说法,公号列举的指标我相信是对的,所以风险也是存在的,但同时我也相信羊爸爸中说的相比于水,米油更易被消化吸收的说法。相信前者是由于环境的恶化以及我们不断发展的科学水平,相信后者是这是我们几千年来普通老百姓家养孩子的手段之一。两者其实并没有冲突矛盾的地方,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以及一个量的程度问题。看了公号的文章以后,在米油的问题上我就知道了取舍,不再会像原来那样一味的认为这是特别特别好的东西。因为我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我没有办法检测我日常食用的大米是否确实重金属含量较高。说到我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这就又引出了下一个我认为羊爸爸体系挺好的原因。
西医体系确实很好,但是我不知道怎么用,或者说要更好的运用它可能离不开仪器的使用,自学没办法,去医院,即使我付出了时间和金钱成本,可是我找不到靠谱的西医怎么办,这个时候我可以做什么?是羊爸爸指了一条路,我可以自己学习中医,因为中医的成本低,通过一双手、一双眼睛就可以开始学,中医的疗效确实也有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医的水平,但是却也是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比较少的,才有可能有自学的可能性。当然这个中间和科班相比,肯定会有很多的不足与弯路,但是在不知道怎么办的情况下,难道不也是一条路吗?
俗话说,久病成医,为什么?因为一直浸淫在里面,时间久了自然就明白了医理,我觉得这和实践出真知有异曲同工之处。说实话,其实挺谢谢羊爸爸体系的,我其实一直就比较想学中医,可却无从下手,是羊爸爸带我从点到面,从易到难,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一点点拉开中医的神秘面纱,一点点把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觉得大家的看法观点可以不一致,思维方式也可以不一样,可是在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就定义对方这种带有明显贬义的称号是否有些偏激。就如我本来因该公号称羊爸爸为野中医而心存抵触,但是在看了其公号的其他文章后也确实承认他们是在为广大爸爸妈妈们普及科学育儿知识。
絮絮叨叨这么久,找到了粉丝们为自己的明星撕逼的赶脚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