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隐形贫困人口”是2018第一扎心的网红流行词。
就在很多都市白领自嘲为“隐形贫困人口”的时候,妈妈圈儿里爆发的了另一股带有明显愤怒情绪的攀比。代表声音是这样的:
这个内容是我闺蜜鲁鲁转发给我的,文章作者抓痛点抓的很准:带娃好辛苦,花钱多、没时间——对于大多数妈妈来说,生活就是日复一日的琐事,生活就跟流水线似的停不下来也冲不出去。
作为多年的好友、娃前后脚出生的同龄妈,我跟鲁鲁每次的对话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
她说觉得经济窘迫钱不够花,你跟她说那提升效率职场突围咯~~她说我工作都是事务性内容机械重复特别无聊没前途;
好吧四平八稳的工作弃之可惜,那试试做斜杠青年再找多条出路呗~~她说每天回家陪娃时间都不够用哪有功夫七搞八搞;
如果现实如此没法改变,就只能调整心态想开点照顾好自己吧~~她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不知道我们职场妈妈的苦……
后来我看出来了,她就是想吐个槽。
可是吐槽并不能让生活更美好,如果仅仅是宣泄一下负面情绪倒无可厚非,可怕的是连谎言重复一百遍都能成为真理,很多理由说着说着自己就当真了习惯了不再想办法改变。比如鲁鲁的现状,真的像她说的那么“走投无路”吗?
我一直觉得,互联网+的现实真的算是“最好的时代”了:自媒体的发展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观点中心,各种技能都能找到有需求的市场和人群,无论是观点、服务还是商品,只要你有出众之处就有人愿意关注甚至付费——事实上,朋友圈里一抓一大把的微商好多都是宝妈,晒货晒订单晒团队的比晒娃的只多不少!
不过我猜也能猜到鲁鲁会怎么说: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人家有天分,这些事情我做不来。
坦白说,鲁鲁也不是没尝试过,两年前她曾经投资搞过一个绘本馆。兴致勃勃的投了钱、花了功夫,但只坚持了半年多,用她自己的话说“搞的身心俱疲”。从此她就断了开辟第二职业的念头,还给自己贴了个“没有做生意的天分”的标签。
“做生意需要天分”,这话听起来很耳熟。也不光做生意啦,我们没做成的每件事儿最后基本都能归结到这一点:学英语需要天分、弹钢琴需要天分、会读书需要天分、做设计需要天分、跟领导搞好关系需要天分、就连坚持运动也有人说“这是需要天分的”。
好吧,天分好忙。不是因为好多场合都要它出场,而是因为好多借口都要它背锅。
是的,天分是个背锅的。我这么说也不能算信口开河,毕竟还有人专门写了一本书来论述这件事。
《天才假象》一书的作者马修·萨伊德是英国乒乓球名将,雄踞英国乒坛榜首近10年,两度参加奥运会;后来他凭借自学考入牛津大学学习政治学、哲学和经济学,以一等成绩毕业;而这本书则是他以英国新闻界重要的体育记者的身份写作并出版的。
这样一个看起来在不同领域取得顶尖成绩的“大牛”,经过他的亲身体验、调查、总结、判断,得出的结论是……“天赋”是个谎言。
“天赋”这东西到底在多大层面上起作用,是个见仁见智的事儿。但当我们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天赋”的时候,很多时候不过是想推卸责任求个心安:不是我不努力不想努力,而是我努力了也没用啊~~听起来好绝望,但也带着一种“破罐子破摔”的解脱感。
就拿鲁鲁来说,不管是工作还是绘本馆,你都不能说她没有努力过,这些努力也确实没啥效果。但在因此就得出“没天分”的结论之前,还有一个环节被她忽略了,那就是:她是怎么努力的?这个努力过程是有效的吗?
你开车多长时间了?最近,我大致计算了一下,发现自22年前拿到驾照以来,我平均每年行驶近2万千米,总共行驶了约42万千米,如果平均时速为40千米左右,那么我在驾驶上花的时间几乎正好有1万小时。
但我并不是世界一流的驾驶员。实际上,和刚拿驾照那时比,现在的我毛病更多,也不熟悉交通法规。我知道你在想f什么:你打算跟本书目前为止的核心观点唱反调吗?我不是应该从练习时间角度解释怎样才能达到专家级水平吗?其实,也不尽然。
我开车的情况如何呢?当然,我的累计驾驶时间足够长,但我因此收获知识与技能了吗?我好像并没有尽力提升自己的水平。更确切地说,我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这里:开车时,我在想晚饭做什么,在和车上的人说话,也可能一边听着广播,一边用手指在方向盘上漫不经心地-7打着节奏。实际上,我是像自动驾驶仪一样机械地开着车,根本没动脑子。
——《天才假象》P55
说到“1万小时”,就不能不提作家格拉德威尔的“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当然,和大多数的妈妈们一样,鲁鲁并不期待在哪个领域做成“世界级大师”。但多年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熏陶长大的她,对于“量变引起质变”这个基础理论是赞同的。或者说,如果量变的积累没能引发质变,那就只能归咎为天分的问题了。
《天才假象》的作者可不这么想。他既不认同格拉德威尔“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也旗帜鲜明的反对“没有引起质变就一定是天分的问题”。他用自己开车的例子告诉我们:练习时间的长短并不是衡量某项技能水平的唯一标准!重点不在于你花了多少时间,而在于你花的时间质量如何!
虽然听起来有点绕,但开车这个例子确实非常直观,而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其他事实也都能佐证这一观点:我妈天天做饭都几十年了,也没有成为高级餐厅的主厨;我爸每周都要去公园跳舞,也没能上舞林大会;路边凉亭下象棋的老爷爷几乎风雨无阻,也没能走上国际比赛的舞台;我有好几个小姐妹都是KTV的麦霸,但好像离专业歌手都还有相当的距离……原因?也很简单,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用到的技能都在自己的水平线以内,不需要付出特别的心力就可以完成——也就是书中作者所说的“自动驾驶”状态,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如何提高上。
好吧,这些都是生活琐事兴趣爱好嘛,即使不能精进技能至少愉悦了身心,原地踏步也问题不大;但面对安身立命的工作技能,很多时候我们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我的另一个朋友小袁是一家培训机构的行政专员,一个主要工作内容是负责公司对外宣传的物料采购和发放。她现在用的excel表是从前任行政那里copy来的,在每个项目开始前按部就班的做预算、填写表单、打印、发放物料、清点、更新表格……用了快三年了还是那张表。我问她现在的各种在线表单多方便,为啥不做个链接让相关同事直接填报提交自动后台汇总,既减少等候时间,又降低沟通成本避免出错。她的反应是“反正也没几个人,老板要求也不高,何必那么麻烦”。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做表格发物料这样琐碎的“事务性工作”着实没必要下那么大功夫,毕竟怎么做不是做啊,能过得去就行了。但这其中反映的却是一个人的行事风格:是否会主动精进自己的技能——相信我,老板或许真不在意你怎么做这张表格,但你“每一次做事都希望有长进”的自我要求他一定在乎!有句老话叫“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一个只是重复事务性工作的老员工有的就是“苦劳”,而这样的苦劳其实并不值钱;决定我们职场竞争力的,是我们不断提升的业务水平、专业技能——这些在老板那里才能创造有价值的“功劳”。
那怎么才能让自己有“功劳”呢?
同样是花时间做事情,能否“精进”的差别在于你对待练习的不同态度,以及在练习过程中你采取的方法和投入的精力。
对打时,他不是用一个球,而是在球台旁放一桶球——约有一百个,然后向我“开火”,从不同角度,以不同速度,打各种旋球给我,但是永远都不犯规(这最能说明他在做教练方面的天赋)。这样一来,我自身的能力上限在不断升高一速度更快,动作更灵活,技术更娴熟,预判更准确,时机把握得更合适,反应也更快。
为了跟上“多球”训练,我的身体和思维被追“升级换代”,而作为回应,陈教练一次又一次地提高要求,最后加宽了我那一端的球台(加了半个球台那么宽),这样一来,我得加强脚上功夫,才能满足这一超高要求。5年下来,我的动作、速度和球感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我的世界排名也不断上升。
——《天才假象》P58
作为运动名将,作者分享了自己提升乒乓球技能的亲身经历。之所以拿“追求世界顶尖水平”的竞技体育来做案例,是因为这种练习有两个特点:1、目标明确,就是要不断追求更高水平的技能;2、时间、精力、财力的付出要求必须得到回报——在这里,“精进”不再是锦上添花的附加分,而是客观现实和运动员的自我要求。
于是,我们可以更清晰的看到“有效练习”的必要条件:
1、“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明确的目标。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需要“跳”:超出了练习者现有的能力范围,不是那么轻松就可以搞定的——“被迫”一词表达的淋漓尽致;另一个是有“够得着”的可能:虽然不轻松,但也不能难到让人望而却步失去信心——“升级换代”是有可能的。从球的数量到速度、角度、再到加宽球台,一次又一次挑战能力极限的小步循环,最终实现了技能的提升。
2、明确的练习方式。“练习”两个字说出来容易,实现不同的目标所需的方式却千差万别:要训练灵活性和反应能力,要用“多球”策略;脚下速度和动作、球感,可以用加宽台面针对性提升——这可不是随机选一个方法就埋头死磕,要达到预期目标,你必须明确的知道那种练习方式是有效的。南辕北辙不仅是无用功,更是悲剧。
3、练习过程中精力的高度集中。超越了现有能力的挑战性目标,无论对于谁都不可能是信手拈来那么简单,你得打起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精神“严阵以待”,即便如此也不可能保证成功。正是在这种极度专注和投入的状态下,才可能激发心流、达成飞跃。
4、过程中的主观感受。成长意味着突破舒适区,而不是在原有的能力范围内打转——后者因为做的都是驾轻就熟的动作,并不经历挑战,整个过程基本上是轻松甚至愉悦的(尤其是被用作放松娱乐的时候);而要走出舒适区,必然会面临蜕变的痛苦,事实上无论哪一个领域,要“更上一层楼”都必然要经历不可胜数的失败——艰苦与磨难是不可避免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会有“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古谚。
目的性练习是让人们努力做到凭借现有能力无法完成的事情,即现有水平离处理问题所需的能力还有差距,一且达到了就立即转入下一难度,如此循环往复。想达到卓越,我们需要走出“舒适区”,竭尽全力地投入训练,接受“磨炼与艰苦不可避免”这一事实。实际上,取得进步必然要经历失败。这是练就专家级水平的最本质的悖论。
——《天才假象》P61
当我把这张表格拿给鲁鲁看的时候,她问我:真的有必要每件事都要求自己“有长进”吗?
想想还真不是。
同一个技能,不同的人需要掌握的程度不一样。对于一个需要开车上班的人,只要能开车上路不熄火不违规就够了(其实偶尔违规问题也不大),但对赛车手的要求就不同了——所谓术业有专攻。
就同一个人来讲,如果有个兴趣爱好是画画,水平做到发到朋友圈有人会点赞也就行了;但如果他的工作是销售,那么要保持业绩持续增长,沟通力就是他必须有意识练习不断提升的重点技能。
作为一个职场妈妈,生活中的很多基本技能,像开车、做饭、收拾屋子,甚至带孩子,要保持日常运转有60分的水准也就够了。但……鉴于正是这些日常事物占据了一个我们80%以上的时间,而且没可能放弃——是从这些“必做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刻意精进,让它成为创造价值的“长板技能”呢,还是在另外20%的时间里另外安排,重新挑选一个领域来积累“一万小时”?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继续安于“显性贫困人口”的现状就好了。
当时鲁鲁没回复我。但没过几天,我在朋友圈看到她发起了一个“绘本阅读互助小组”,开始带着小区里的几个妈妈一起做亲子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