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除了你没人能理解我。
还好这个感受你能懂。
谢谢你的体谅,我感觉很温暖。
02
上面的话,常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倾诉的时候讲的。
一般是讲一个故事,或者说一段经历,或者表达一种情绪,等等。
表达者怀着满满的渴望理解的心情,倾听者就需要拥有同感这项技能,这是一种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对话方式。
同感,它不同于同情,带着满满的褒义,有一种同理心在里面,是一种理解与宽容。
当一个人同感心强的时候,或者说同感能力强的时候,对世界自然也就怀上了无限的宽容。
03
我们人人都需要同感,不仅是自己对别人的理解能力,还有是别人对自己的理解。
试想你和别人聊天,对方完全听不懂你在讲什么,或者对你的想法不以为意,置之不理,甚至叱之以鼻,你会不会还接着想和这个人进行沟通?
如果你去找一个人寻求帮助,他连你的困惑都没有听完,就给出了一套套的解决方法,而没有问过一句你的想法和感受,你会不会认真听取这个人的建议?
如果你有一个问题梗在心里,无法解答,想让别人帮你理清思路,结果他的回答是对你这个问题的无视,甚至加上斥责,最后把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强加到你身上,你会不会对这个人好为人师的态度产生厌恶?
如果你处在一个感觉不到尊重,感觉不到融入,感觉不到别人对你的理解的集体里,没有一个人可以对你的生活,对你的思想,对你的言论,甚至对你所做的事表示认同或者支持,以及理解。那会有什么感受?
这种情景不一定发生在非亲密的人身上,很多发生在知己、朋友、亲人身上。在你们之间发生时,你的警惕性还会这么高吗?还会直接产生厌恶感或者不开心的情绪吗?
很多答案恐怕是不会,那又会感到什么?
会感到最亲的人都没法理解自己,不能被世界所理解,会感到无助,孤独,痛苦,甚至有些人走上抑郁的道路,很可怕不是吗?
所以我们很需要同感,这不仅仅是一个在人际交往中的加分项,这是在生活中切切实实需要存在的理解。
04
要说最需要同感的职业,那就是心理咨询师了。
心理咨询的一切技巧与方法论,都不如一颗不计回报帮助他人的心来得重要,都不如一种对他人的理解和感知来的直接。
心理师有一套将同感心转化为同感力的方法,研究我们如何完成同感的过程,尤其是与来访者之间的共同感受,情绪互动。
做不到同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太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以来访者为中心。很容易按自己既定的议题讲话,而无视来访者情绪的变化及其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势必会给人一种居高临下强加于人的感觉,令两人的思想沟通无法建立,也无以表现同感和尊重。
在心理师眼里的来访者,在我们生活中就是朋友、伙伴、同学、亲人、等等。是任意一个寻求你帮助,并且渴望你的理解的人。
要以对方为中心,真正重视对方的感受,注意他们喜怒哀乐的变化,注意他们渴求回应的心态。
05
对于自己而言,同感是一种对别人理解的态度,是一种把自己的价值观先放在一边,可以设身处地的去考虑别人的决定和想法的能力。
真实试一下就会发现,保持中立的态度是多么不容易,从小打到大,这么多件事揉在一起形成了自己,不是那么轻易摆脱的。
对别人而言,这是一种让其他人获得力量的能力,尤其是遇到问题或者遇到困境的时候。别人可以感到自己被理解,经历的特殊性可以被理解。当自己的经历被一个人视为独特的,可以被理解的,痛苦是能够被感受到的,那该有多幸福,甚至获得解脱。
06
伸出手帮助别人也帮助自己,需要力量和机敏,需要渊博和仁慈。还需要很多东西,比如健全的心智和温暖的手。
但是,这些都没有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理解和陪伴来得重要。
同感就是灵魂与灵魂直接沟通的桥梁,是一种深入内心,极具穿透力的温暖。
这是一个生命与另外一个生命的对接,好比太空中的行走,神圣而千钧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