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第三天作业——情感心理类
【主题】:怎样劝导才有效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好好说话》P110
【R:阅读原文】
那么,要怎样劝导才有效呢?
关键在于,我们改变提问的方向,来引导对方从“为什么我不能”转变为“为什么我想要”。毕竟,还记得吗?谁都不喜欢被否定,而为自己所提出的理由辩护更是人类的天性。于是,随着理由与信念渐渐被强化,最后,劝导者只要问一声“那么,你打算怎么做呢”,就很有可能将改变从念头激励为行动。
同时,这套提问方法,不只可以用于劝导别人,也能够用在自我激励上。因为许多时候,当我们在自我对话的过程中,如果不断问自己“为什么我做不到”那么我们就等于是在鼓励自己生产出大量“做不到”的理由。
由此可知,自我检讨和自我激励其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我们对自我的缺点检讨得越多,其实也就等于在合理化它存在的理由。
比如,许多得了拖延症的人,总是在检讨自己:我为什么做事情老是在拖?相信我,只要你孜孜不倦地问下去,这些拖延症人群到最后,一定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或个性中,找到不得不拖延的原因。
所以,如果真想改变自己的坏毛病,就别问“我为什么做事情老是在拖”,而是要去问“为什么这件事我会不想拖延”。换一种问法,就能让自己的想法产生不同的路径。
请根据上面的【R】写出你的: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 三句话鼓舞你的斗志
Why:
我们很多人都有过拖延、浅尝辄止、三分钟热度,不能坚持做一件事。这时我们往往会说: 我不行,太难了,不适合我。
其实也许不是我们能力不行,而是我们需要转换一下之前看待问题的角度——
1. 心想事成: 心里想着失败是因为我坚持不下去,那么我们就已经给自己预设了结局。
2. 一票否决: 失败,往往会让我们给自己贴上能力不行的标签,既然是因为能力不行,那么也不需要再去尝试了。
不识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就可以一窥庐山真面目了。
How:
1. 放下评判: 停止自我否定、比较和批判。
不要思考: 为什么我做不到?为什么我又犯错了?为什么我这么笨。
这会让我们为失败找到足以让我们放弃的理由。
2. 设计目标: 找到需求和渴望
思考: 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让自己看到成功以后可以达成的目标。
3. 屡败屡战: Do it again!
问自己: 这次你打算怎么做?调整,尝试,再次启程!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事件】
时间: 2019年7月份
地点: 健身房
人物: 我
起因: 想用健身设备锻炼腹部肌肉
经过: 在小红书上学习怎样使用健身器械,尝试锻炼身体,但因为事后肌肉酸痛放弃了。
结果: 放弃了器械,几乎不去做器械锻炼,只游泳。
【反思】
开始锻炼的时候,我就先给自己加了预设:
一、我的腹部肌肉无力,不能像那些健身的人一样厉害。
二、我多半不能坚持下去,从来没坚持成功过
三、我怕疼,疼了就不想做了
然后我逐条验证了它们的真实性,再也没有去使用这些器械了。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
在2020年8月份一整个月,尝试使用三句话鼓舞斗志激励自己锻炼腹部肌肉,从而能够坚持做腹部肌肉锻炼。
【行动】
一、放下评判: 停止否定、比较和批判
当下对自己的评判,不去思考它们。
二、设立目标: 找到需求和渴望
我的需求就是:
先减少腹部赘肉,
再让腰腹紧实,
最后练出马甲线。
三、屡败屡战: 多问自己我需要怎么做?
如果遇到困难,多想办法。
比如: 减轻负重,减少频次,或者找伙伴一起锻炼,或者雇一位私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