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最高境界:讷言(续上一章)
03
伤人的话,不说。
语言,是有温度的。
一句体贴别人的话,能让人如沐春风;
一句尖酸刻薄的话,能让人如置寒冰。
11岁的时候,毕淑敏参加了学校的歌咏比赛。
在一次排练中,毕淑敏因为唱歌跑调,被音乐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讽刺说: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现在,我把你除名了。”
毕淑敏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羞愧难当地走出了教室。
随后,这位老师又找到她,不耐烦地说:
“你小小年纪,怎么就长了这么高的个子?”
言外之意就是,毕淑敏的身高破坏了队形。
自此,毕淑敏就“不由自主就弓了脖子塌了腰”。
后来,为了整体协调,毕淑敏被要求站回参赛队伍里,充当只张嘴不出声的傀儡。
多年后,毕淑敏成了知名作家,仍难以忘却这曾经的伤害,非常忌讳唱歌。
我们每个人的心,其实都像一棵木桩。
伤人的话,就像一颗钉子。
每说一句伤人的话,别人的木桩上都会钉上一颗钉子。
钉子虽然可以拔掉,但钉子留下来的窟窿却始终无法愈合。
与人沟通,伤人的话,永远不要说。
因为再好的关系,也经不起伤人的话反复考验。
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把不该说的话,及时咽下,不轻言,不中伤。
作家王蒙曾说:“一个人有没有水平,主要表现在说话上。”
一言一语,都是一个人情商高低的体现。
做一个会说话的人,不光用嘴,更要用心。
少说抱怨的话,软说责备的话,慢说着急的话,不说伤人的话。
04
着急的话,慢说。
看过《奇葩说》的人都知道,蔡康永说话总是不疾不徐,娓娓道来。
对此他解释说,主持人这个行业,很多地方都需要“慢一点”。
慢一点,才能有机会组织语言;慢一点,才不容易出现纰漏。
作家张不同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几年前,他因为买房差五万块钱,愁得几天几夜没睡好觉。
到了交钱的那一天,该借的亲戚都已经借了个遍。
无奈之下,他拨通了发小老覃的电话。
没想到,话还没说完,老覃就无情地把自己打断,直言他现在不方便。
张不同一听,急得火冒三丈:
“怎么找你借一次钱你就不方便呢?之前你有难处我可是毫不犹豫地帮忙,看来这十几年的感情还不值这五万块钱!”
说完“嘭”地一声将电话挂断。
就在张不同气愤难安的时候,他接到老覃回过来的电话:
“刚刚停车,不小心被旁边的车擦了一下,就下车跟对方沟通了一会……钱已经打给你了,没耽误事吧?”
后来,张不同在文章中说:
“因为说话太急,让我差点失去一段友谊。
从那以后,我学会了什么事都尽可能地放慢说,这也是我终身受用的课程。”
所谓,君子慎言,贵人语迟。
学会急话缓说,给自己留点时间,缕清的是条理,维系的是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