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工作中需要经常了解水的形态变化,对水也有了更多一点点的理解:水是无孔不入的,由此我回想到高中时读过的一篇作文《杯中窥人》,作者也因此名声大噪,而后又因文中犀利偏激的言辞饱受争议。但任凭是谁,在一个小时内,根据评委拿来的一个水杯,扔进去一团纸,就能够将思想跃然纸上,还能打动评委,一举夺魁,难度并不小,即使是韩寒…想必也是搜肠刮肚,来不及粉饰,发自内心的自然成趣,方能感动人心,达到“摇曳另一片叶子”的效果。包括后来他的虚无文学,独特尖锐,鞭辟入里地触及社会隐私 。我个人觉得这些不是问题,其他文学大家不外乎也是如此博人关注。问题在于年龄,至少我听到的最多的还是“年轻人应该积极向上、宣扬美好。毕竟经历的事实不多,容易批判不到点子上…”。这也就是为什么稍微年长到了不凝滞于物的阶段,便愈加喜爱鲁迅先生的文章。因为周先生是唯一的文学斗士!是位不仅有批判而且有斗争的勇士!做的是拯救民智,为整个国家,乃至一百年后都没能彻底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努力了一生的真的猛士!上学时候感觉晦涩难懂,现在一看迎刃而解…呵呵,扯的似远非远了。再回到水,“水者何也?物之本原”,“利万物而不争”。自然也诞生了我们所熟知的众多诗词歌赋: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