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还没来北京时,思前顾后地纠结了好久,去还是不去?几个格局不大的问题在脑海里翻来覆去:在那里,人生地不熟,在老家积累了二十多年的人际关系都得重新开始,还能好好地展开我的新生活么?有人一起逛街么?有人一起吃饭么?有人一起拼房么?当初感觉自己肯定熬不过两个月,就得灰溜溜地滚回老家...
到今天为止,来北京已经一年了。朋友也不算多,但下班能找到一起逛街的同事,追星能搭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看画展也能约到绘画手账圈里认识的人。日子并没有想象的凄凉。
人呀,天生就是社交动物。离开了一个圈子,离开了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总会再“勾搭”上其他的。突然想到一个朋友说的话:“其实,你算算,在老家的二十多年,除去聚会才能联系一次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能算上人脉的也只有几个大学同学了。况且毕业不久,才刚开始起步,处于上升期的你,能有几个真正的人脉。”原来一切都是自己的胡思乱想。
像刚才提到的,虽然在北京能有许多“一起”的日子,但大多的时候还是一人的独处。离开喧闹的人群,不断充实自己,默默学点新技能,思考下未来的道路...让更成熟的自己,不用再去重复以前那些无用的担心和害怕。
2.
同样是北漂这件事,以前还曾有过“最后都是要回老家的,那出去几年有啥意思的”的井底之蛙的想法,OMG...要不是有一次翻日记翻到那段,还以为“离不开家乡的早点”会是当初来京的所有顾虑中,最幼稚的一个。
三四年前,那段时间各种励志心灵鸡汤格外盛行,对大城市有些蠢蠢欲动的自己,在看了好多大城市蜗居、住地下室、喝水吃馒头、花2、3个小时上下班的“壮烈”事迹后,萌生了“反正都是要回老家,何苦出去折腾”的想法。
这句话乍看也在理,如果我现在还是那个窝在六十四线城市的我,说不定还会为自己当初能说出如此有“哲理”的话而鼓掌...
如果没有出来,怎么会看到中央美术馆那么多免费的展览;怎么会在三联书店待到深夜;怎么会不坐火车出去,就能看话剧演唱会;怎么会有从一个只会西红柿炒鸡蛋的人,升级到能独自做出一桌菜的转变;怎么会知道和一大群学历高、经验足、优秀到让你仰慕的人一起工作,是那么的幸运和令人奋进;怎么会知道原来不靠关系,靠自己的努力是能被升职的...
3.
朋友身为单身狗已经28年了,倒追过几个男生,都没有结局。身材好,性格可爱,长相甜美的她觉得一定会打光棍到35岁,然后随便找个人嫁了。半年后,一次偶然下班的机遇,跟一个从来没打过交道、另一个部门的同事打了照面后,他俩就这么对上眼了!
男生比她大,是个特别细心体贴的人。会为了她看病,默默地请假排队拿号;会细心照顾那个走路会崴脚、吃饭会撒一身果汁的迷糊蛋;会为了见她一面,骑着一个电驴从通州到北京南站去看她,又因为车子半路没电,从凌晨3点推着电驴走了整整3个小时才到家...今天得知男方已经在北京把一套房给买下了。
多少个日夜,冷冷的冰雨在单身狗脸上胡乱地拍,曾几何时,都蹦出过今生注定要孤独终老的念头。但谁知道那个人是不是就在转角的地方呢!
是吧,是的呢!心别死的太早,世上那么多好事,谁知道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呢!
时间像一记毒辣的耳光,拍醒了以前那个愚蠢的自己。也像一把温柔的抚摸,告诉现在困顿的自己,你想要的会在不远的未来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