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家395

夜里降温了,人多忙碌,又累又困,耳边是一遍遍的唢呐和铙钹的声音,简单的调子在夜里重复着浓厚的悲伤。

小四以前很怕入殓的程序,用丝棉装裹,看着就吐不过气来,棺材里还有许多石灰,她觉得会呛死。

现在她还是不敢看,她怕最后的印象会停留在记忆里。

出殡前绕着棺材走了几圈,然后拜别。领头的一声吼,鞭炮响了,起棺了,他们跑得真快,寒风里许多东西在飘。

按风俗,先要在地面厝三年,然后入土安葬。厝基就在河滩那里自家的地头。砖砌了个小矮屋子,里面放了几块水泥砖架空,棺材放水泥砖上,上面盖了石棉瓦。

送葬回来的路上开始飘雪。午饭还是村里人帮忙大锅煮的,请全村人吃的饭,在别人眼里,老太太还是享福的,吃着吃着,许多人就端着碗走了。

然后按这几年的风俗礼节,每家都送了寿碗和毛巾,帮忙的人还有香烟。家里人家送的挽幛都是毛巾被毛毯,都是作为还礼送回去。

人客散尽,就剩家里几个人时,突然不习惯那间屋子空了,空了就冷了。门口也没了长凳子和椅子,也空了。向东在客厅转了转,在奶奶房门口站了几回,最后站在大门口。外面的雪已经很大了,大片的雪花在灰莽莽的空中飘着落着,地面白茫茫一片,菜园河岸只不过是微微起伏的曲线,整个世界浑厚苍茫。

大家都在发呆。

向东说:“我没妈妈了。”一如他平时说话,开头重音,后面的音慢慢变低消失。

红梅和小四心里都震了一下,看看父亲,父亲也确实老了,比起那年奶奶生病,更老了许多。记得奶奶腿断了时候,他就有点手足无措。这次更明显,只不过人多忽略了。这几天,他一直在转圈。

桂兰说,我妈也不在了呀,有什么法子。

向东只是站那里,看着外面,那地方是奶奶平日坐的地方,看着门口经过的人,还可以看池塘那边路上经过的,她视力好,可以看见河岸上。

红梅说:“这几天累了,又大雪,晚上早点睡吧,我们回去了。还得走回去呢。”

回来了又见过了公婆,娘家也是人多,也是待不下,也不能在这个时候闹什么话题。就是看在友志和他爸的面子上,也得回去。

昨天,他爸妈傍晚回去,临走前还说他俩,家里比不得你们在外打工的地方,家里冷,现在你爸妈也顾不上,找衣服加上。

今天一早,他俩又来了,都跟着把奶奶送出去了。无论如何,她得回去那里。

雪地光滑,一脚下去没过了脚踝,踩起来有种粗糙的感觉,好多年没下过这么大的雪了。记得小时候大雪,还特意在雪地里踩拖拉机的轮胎印子。

友志说,他们那时候也是,打雪仗,把雪往人家脖子里塞,滚个很大的雪球推进水里,轰隆一声。还踩雪橇。

到了公路上,一条平整的雪地蜿蜿蜒蜒地向前延伸,两边的树顶着一簇簇的雪球雪条,人家的灯火像萤火虫一样一点点的光。

两个人也踩起了脚印,雪白的大地上,两个人影,留下两行不等大的拖拉机轮胎印。前面世界一片洁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个冬天,腊梅的毛胚房竖起来了,向东和红梅把那条路都跑的熟熟的,哪里有棵树,哪里拐个弯,哪里路不平,就是天黑了,打...
    咸蛋螃蟹阅读 1,297评论 19 63
  • 从那年的第一场冬雪到现在,我再没见过顾大妈。许多年来,我倒是常常想起她,想起她背着鼓鼓的蛇皮袋蹒跚的背影以及她那一...
    梦回_大唐阅读 576评论 5 11
  • 腊梅擦擦眼睛,把孩子递给桂兰,自己去扶住奶奶在门口坐下了:“妈,早上装火炉了吗?” “嗯,还在灶门口。两个。” 腊...
    咸蛋螃蟹阅读 1,647评论 48 70
  • 小四这样正式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次数不多。先前只是和同学去学校旁边的录像厅看港台电影,一块钱一场的,搞笑的悲伤的,也就...
    咸蛋螃蟹阅读 1,091评论 17 58
  • 第三天复山。复山,还把外婆的衣物和一些旧家具一起烧掉了。外婆的房子空了。 复山回来吃饭,吃了饭就各自回去。舅舅对桂...
    咸蛋螃蟹阅读 1,384评论 19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