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五十一年,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这项工程,有效消除了成都平原的水患问题,并且:“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盖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
汉武帝元鼎六年,司马迁出使成都时,眼前所见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让他大为感叹:一方面成都出产的蜀锦十分精美,是当时畅销全国的商品;另一方面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了万顷良田,让成都取代关中成为了“天府”之国。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成都)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唐宋时期,成都成为当世闻名的四大名城之一,论起经济地位,当时成都经济繁荣,有着"扬一益二"的盛名。
成都的"蜀锦"是唐宋时期,皇室指名的贡品,成都的印刷业在当时也是首屈一指的。
不过,当成都的市场经济,繁荣到一定程度后,问题也出来了,当时古人使用的货币主要是铜钱,在进行大宗贸易时,支付极为不易。
李白也说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聪明的成都人把目光移到了他们擅长的印刷技术上,他们就思考,能不能用纸来制作货币呢?
1023年,成都人发行了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交子。
交子最早是由当时16家民间的大商行联合起来,在经过北宋朝廷同意后,发行的一种存款凭证。前面说过,古时候交通不便,商人带着大笔金钱在四川进行货物交易,也非常不方便,这些大商行便决意联合起来,为商人提供存款服务,然后让他们拿着自己发行的与存款金额面额相等的交子去进行交易。
纸币的出现,对于四川的商业活动,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
正是在一代代四川人的努力之下,成都这座城市,得以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始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