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茶都,感受安溪铁观音茶文化深厚底蕴,高雅品味。
停驿华侨职校,改乘旅游大巴,天公作美,刚出发时明明还是艳阳高照,车出高速暴雨突至,山城以其隆重仪式欢迎第二次相约茶都的同学,原定5点聚合出发,好事多磨,等到高速迷路、雨中抛锚的到齐,已是6点多了,终于該到都来了,启程冒雨摸黑盘旋近四十公里,驱车一个多小时,安全抵达阆山的国心绿谷生态茶园。这里北纬25度,东经117度,海拔850米。
多年未见的隔壁宿舍见面的寒暄戏谑,驱走了饥肠、晕车、高海拔反应等不适,把酒不问桑麻事,但问廉颇老矣尚能杯杓?借助酒力不成调一曲《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未成曲调先有情。不是老歌突然变好听了,而是我们有故事了!
夜阑珊,山村酣睡,久违的蛙声,不知名的虫鸟私语,犹如是深睡的鼻息声或是梦呓,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繁华的极致便是趋于沉寂,一切都有定数。
一早醒来微曦轻吻白墙黛瓦,深山鹧鸪鸟啼,山村从沉睡中慵懒地苏醒了,揉着惺忪睡眼,这才意识到约定好的观日出,爽约了!匆匆刷洗罢,迎着日出方向,爬过好汉坡,登上观日亭,“好一片云海!快来……”这一声喟叹山谷传响,原来是老师领着一群稚童的夏令营活动,顺着手指方向,好壮观的一片云海,似逐滩海浪,似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露出的山头犹如海中礁岛,似藏域高原银装素裹,又似原驰蜡象……颇具诗人气质的领队老师,提议孩子们面对眼前美景,每人口头创作一首小诗,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戴眼镜小男孩沉思良久,“昨晚下过了一场雨,山们迫不及待地,把藏在柜底的羽绒服穿上”,不由得鼓掌点赞,未来诗坛的新星正冉冉升起。移步换景,目之所及皆是可做桌面,美得醉心晕眩,“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错过了日出,造化赐我予一片云海,错过的,是为了更好的遇见。
下一站,登顶阆山。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在拐弯处,团团转转,螺旋上升,满眼尽是梯田茶园,每一座山头都树立“**专属茶园”牌子,名字都是些国际知名品牌或是名人,最招人注意的是“曾仕强大师专属茶园”,纳闷间,车已停靠在通往玻璃栈道的土路旁,爬过一段暴雨冲刷过的仄仄陡峭的泥路,套上专用鞋套,抓紧护栏,战战兢兢向观景台远端靠近,俯瞰山脚,名相故里湖头镇尽收眼底。绕过U型栈道,沿着登云梯往上,眼前一片开阔地,这儿便是阆山之巅,海拔1141米,仿天然石头的同心锁、登天门矗立眼前,脚下青山连绵,梯田层层,小山头如同仕女的梳洗盘好的螺髻,温润可人。
惊魂甫定,下山的云端滑道又是一次心里承受力的挑战,落差200米,全长555米,滑行途中多处极速近乎90度转弯,快时风驰电掣,慢时适度保持前后距离,全在你的手控脚蹬配合,张弛有度,两旁风景任君采撷。人生不也如此?行走在已知归途的人生路上,或诚惶诚恐,或优雅地,或不可逆地抗争……都是活法。
原路返程,直赴柴火灶午餐,你可以从山脚下自带原材料,也可自助式采购,基地出租场地、做菜餐具,也有偿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先遣部队到达时,这里已是人头攒动,洗锅切菜生火热闹非凡,一片忙碌,不亚于喜筵或是过年,趁着还未选定场地位置间隙,一路巡去,一路揭锅盖,每个大小锅里煮的焖的都不尽相同,“乡亲们都过上了好日子啦”,一句戏谑的幽默,引来了主人或惊愕或忍俊不禁,闻到的都是人间烟火味。
各司其职,能者多劳。刷锅,生火,切肉,择菜,至于饭菜口味如何?谁都没谱,只是我们都是认真的,一如20多年前的野炊,一阵忙乱过后终于找米下锅了,论炒菜对于中老年准爷准大妈,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从不缺品头论足热心观众,一时口水横飞。掌勺的大厨炒着炒着,连锅盖带铲被人抢走摆拍,走过的路过的,都要揭开锅探个究竟,一时众嗔:卤猪脚、炖鸭汤的味道都被掀走了。炒丝瓜、醋溜勾芡大白菜、西红柿炒蛋戴氏传统家常菜,卤猪脚兼卤蛋创新特色菜起锅,分装,上菜,忙前忙后端盘的是身家千万杨老板,专注炉火掌控火候是蔡警察同志,铺桌布分餐具是省优班主任谢名师,洗尽铅华,卸下外壳方能不为形役。“人啊,有时更多的是名目的奴隶,为声名所累。”——孔庆东
饭后,离回程车到来,还有相当长时间,一起参观“国心堂”,近距离体验,千年茶文化兼备“天、地、人”,集历史、宗教、民俗、礼仪、园艺为一堂;融诗联、书画、音乐、舞蹈于一体;荟萃百家精华,极具地方特色,才知道先前喝的是解渴“土人啉茶——烧好”
七月,我从茶都来。茶缘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