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刀下的沉默

伦敦东区哈克街,有一家不引人注目的理发店。门口的铜牌已经生锈,招牌上的字只剩“理发”两个字还勉强辨认。每当夜色降临,街上煤气灯昏黄闪烁,那家小店的灯却准时亮起,柔黄的灯光穿过灰尘斑斓的玻璃,照见理发椅前的男人——艾伯特·梅斯。

梅斯先生年约六十,体态瘦高,衣着极整洁。他理发的动作极为安静,每一刀、每一剪都带着一种机械式的沉稳。整座店里只听见刀锋轻擦皮革的声响,和刷子蘸上肥皂泡的沙沙声。他从不主动多说话,但一开口,语调低缓温和,像一位久未露面的长者。

有些人来理发,是因为他的手艺;更多人来,是因为他的沉默。

有个醉汉每周都来,只为坐着发呆不被赶走。一个中年商人曾哭着说自己要破产,梅斯只是在他剃须时轻声说了句:“下巴别绷得太紧,留点余地,事才好转。”

理发店后有一个小屋,锁得紧紧的。有人传言他是逃兵,也有人说他曾是银行家,因为背债而落魄至此。但他从不解释。他的剃刀如同他的记忆,锋利、安静,却从不回头。

一位老太太带着小男孩来理发,小男孩乱动,剃刀险些划破脸。老太太慌乱地责怪,梅斯却稳稳收刀,说:“男孩怕的不只是刀,是没人握着他的肩。”

老太太愣住,看了他许久,眼里竟有泪光。离开时,她低声说:“艾伯特……你变了。”

他却仿佛没听见,只把剃刀泡进酒精缸,继续清洗泡沫刷。

那天之后,小屋的灯亮过一次。有人看见他拿出一张发黄的结婚照,上头的女人正是那老太太——他曾有家、有孩子,有欢笑。但战争、债务、疾病像暴风一样摧毁了一切。他留下了胡茬、工具箱,和一间再也不吵闹的理发店。

某个深冬的夜里,店铺没有亮灯。邻居报了警。警察破门而入,发现他倒在理发椅旁,双手仍握着擦拭中的剃刀。

桌上留着一封字迹娟秀的信:

“我不再等她回头,但愿她知道,我这辈子最稳的手,只为她抚过脸。”

那晚之后,有人出资把这家理发店保存了下来,变成“沉默手艺博物馆”。每年冬日,人们会带孩子去那里摸一摸老剃刀盒,说:“这是伦敦最安静的爱情故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为了戒掉张扬的网瘾,今年暑假张扬的妈妈把他送到乡下姥姥家里去了,要将张扬与网络“隔离”。 “妈,我走了啊,褥子我晒...
    猜火车dreamer阅读 3,821评论 4 1
  • 要说起来,王小二的确有骄傲的本钱。人有一技傍身,的确值得骄傲。 世间有两件难事,一是事事通,各样本领都懂,二是一样...
    我这头老牛阅读 3,325评论 0 3
  • 本文为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广西文学》,作者名左娇娇,文责自负 一 许阿良在秋天刚到的时候剪了头发,距离上次剪头发...
    阿白呢阅读 8,117评论 9 220
  • 程海每天早晨上班,都要见到老裴,有时在小区大门口,有时在理发店门前,这些都是程海的必经之地。 程海是一个小局...
    像猫样行走夏平阅读 4,357评论 5 3
  • 十一、长青理发店 晃眼就是大半年。 石斐的剃刀造诣小有所成,大石头上青苔较浅的地方,现在已经可以大致刮下来了。方大...
    林玻阅读 1,69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