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某一天,看着日历,猛地想起是他的生日。四年没有联系了,突然很想知道他过得如何。并未有过多的犹豫,我给他原来的手机号发了句“生日快乐”,我有种预感,他的号码不会变,我的祝福也不会让他觉得尴尬。
果然,不久便收到了他的回复:“谢谢,你好吗?要不找个时间聚聚?”
我们于是约定了时间、地点。我不知道该以什么心情去见他,但我知道,我非常想见他。
初一的时候,班里来了一个转学生,他长得很普通,但我觉得他书包的红色和校服衬衫的蓝色配在一起特别好看。据说他的理科很好,就是凭着各种区级、市级奖项,跨区进入我们初中的。他的座位在我的斜前方,一转头就是完美的说话角度,但是他不爱说话,周围人讨论他也只是听着,并不发表意见。
渐渐地,他的话开始多了,我发现他不像外表那么闷,经常让我忍俊不禁,有时他嚣张,带着满脸的坏笑回头跟我斗嘴,有时他悄悄地,装着系鞋带而转身,偷偷跟我说一句老师的坏话,不经意间,我发现自己开始期待和他的互动。其实他不像外表那么安静乖巧,对老师总有种淡淡的抵触;他是叛逆的,有无数新奇的想法和一肚子坏水,他会带着全班男生做爬落地水管那种违反纪律的活动,虽然经常被点名批评,但他毫不在意,甚至乐此不疲。我才知道,初见的安静不是不爱说话,只是他忙于动坏脑筋,来不及说话。
初二的时候,我们都考进了物理竞赛班。一开始并不太想参加,虽然觉得物理有趣,但我觉得自己的脑子没有好到可以参加竞赛,我不想自己那么累。可是,当他收好东西,自然地招呼我一起走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应了“好”。可能和他在一起,做什么都不累吧。
老师发了卷子,让我们自己先试着做题。他对理科一直很认真,低着头奋笔疾书。我不想做题,看了看题目,也懒得动笔,于是就偷偷地看着专心的他。察觉到我目光的他回过头,以为我在看他的卷面,不仅给已经写完的题多加了几个步骤以方便我理解,还跟我说:“你先抄着,应该都能懂,不理解的等我做完给你讲。”
听到他的话,我有点小窃喜,因为我知道他不愿意给其他人讲题,因为他觉得那样浪费时间。我为在他心里是特殊的而窃喜,至少我比他认为不能随便浪费的时间重要。自那之后,我做题经常会故意留空,装着不懂去问他。看他耐心给我讲解,我总有种宣誓主权的骄傲,因为这个我觉得如此优秀的男生只肯为我浪费时间。
他对文科不怎么感兴趣,所以经常给我打电话,让我把英语选择题和语文阅读理解题的答案报给他,我总是装着不情不愿,但他不知道我多期待看到我的手机屏幕上出现他的号码。他还不知道的是,因为他会问,习惯先完成数学、物理作业的我开始先做语文、英语了;因为不确定他的电话什么时候会来,我恨不得左、右脑分开思考,只想赶在他的电话来之前完成文科作业,他不知道我不想让他因为没有要到答案而失望,我担心他觉得我没用。
后来有一天,他悠闲地踱到我身边,指着我的卷子,漫不经心地让我重新看一遍题。我才发现自己看错了条件,拿笔准备修改。他不发一言,又踱着轻快的步子回座位了。我于是好奇他是不是会复查我给他的答案,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不信任的表现,但我又觉得问了会很奇怪,而且不一定能得到真实的答案。
为了弄清这一点,我主动帮语文课代表整理作业。他的答案和我报给他的并不一样,而且干干净净、一蹴而就,没有任何修改的痕迹。我忽然了然了,若他真的偷懒不做作业,他哪来的实力每次月考总分进年级前20?又想到,他大概也懂我的把戏吧,考进竞赛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的我,怎么能是真的不会做题呢?
那一刻,我为了解了他的做法而惊喜,更为他配合我的把戏而觉得甜蜜。那一天,我都觉得生活特别美好,即使阴雨连绵,作业还出奇地多。
约好的餐厅,我到早了。眼前不断浮现过去的点点滴滴,忽然特别期待他的出现。
过了一会儿,我看到楼下他寻寻觅觅的身影,想起了我印象中最浪漫的场景。
应该是某个小长假吧,傍晚的时候,接到了他的电话:“你看窗外。”
我打开窗,只见他抬着头,四处张望,似乎在找我家的窗户。眼神对上的瞬间,他笑着冲我招了招手。
就像偶像剧里演的那样,我冲下了楼,下楼梯并没有多大的运动量,我不喘,但我的心跳却很快,就像跑步比赛前等待发令枪响的那种紧张。站在他的面前,我不知道如何表达心里的激动、惊喜,只是呆呆地看着他。
“你怎么知道我在家?”
“就是感觉…今天是周一,按照习惯,我们九个小时前就该见了…”说完他只是笑。特别普通的笑,却让我有拥抱他的冲动。
那时并没有一场瓢泼大雨来渲染气氛,也没有和煦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让他的脸变得无比帅气。现实生活不是艺术作品,没有背景音乐,也没有闪回、慢放,不过当你真的身处其间,其实所有的环境描写都不重要,只有眼前的对方和自己的心动是最真实、最动人的。
几分钟后,他终于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一件黑色的T恤,依然背着一个红色的双肩包,红黑相撞,视觉上有些冲击感,但没有给我太特别的触动,或许他在配色方面并没有特别的天赋吧。我们像好久没见的朋友一样礼貌问候,就像当年刚熟稔时的招呼,一切好像都没有变,但又似乎什么都变了。
“两位喝点什么?”
“来一扎冬瓜露吧?”他询问地看了我一眼。
我点点头。想起以前他推着自行车送我回家,路上经过一家奶茶铺,我总喜欢买一杯冬瓜露,我不爱吃冬瓜,却喜欢冬瓜露那种甜到发腻的口感,像极了当时和他在一起的甜蜜。
饮料端上来了,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甜。
“其实冬瓜露应该就是这个味的,”看我皱眉,他解释道,“以前我们喝的都不知道放了多少糖,不健康。”
我点点头,心里想的却是:“但我喜欢的就是那种甜。”
突然想起毕业时的同学录,他只给我写了简单的一句“祝愿你一切顺利、心想事成”。
看着这句话,我哭了。从来没有因为他哭过的我突然就觉得心酸,所有的相处、默契最后竟然变成了一句如此疏离的祝福。如果我们不曾走得那么近,现在、或者毕业时的我们会不会是更加亲密的朋友?
我们面对面地坐着,并没有预期会有的尴尬,气氛很轻松,我们聊过去,聊不在一起的高中、大学;聊现在,聊对身边人、事的看法;聊未来,聊想要实现的打算、梦想。他像以前一样,思路很清晰,对他喜欢的专业有着一股热忱,依然幽默,只是我却不像以前那样觉得他那么棒了。
“你比以前会说话了。”他夸我。
“是吗?”我不置可否。
我觉得自己没变,只是面对他多了一份自信。从前的自己如果和他意见不一,会选择妥协,因为喜欢,会希望让对方觉得和我三观一致有默契;因为喜欢,不愿意表现得伶牙俐齿有距离。现在的我却希望把一切都掰扯清楚,不是性格、口才变了,而是我和他聊天的诉求变了。曾经我不在乎我们聊了什么,只要在一起就好;而现在我们在一起,是为了聊天。
说话间,他接了个电话。
挂断之后,我问道:“是你妈妈吧?”
他点点头。
“你和她说话的口气和以前一模一样。”
他笑了:“其实很多事都没变。”
“替我问候一下故人吧。”我开玩笑道。
“我会的,也替我问你父母好。”他轻松回应。
“我不敢想象,我们竟然都可以如此轻松地说出这些话。”我感叹道。
他的妈妈曾经跟我说过我们不适合在一起,我的妈妈也曾提醒他要专注学业,或许我们的妈妈都是对的,只是当时我们不愿承认。
可能初中时和某一个异性走得过近一定会受到阻挠吧,很轻易地,我们分手了。没有不舍的告别,没有美丽的约定,就是突然不说话了,大概作为好学生的我们本来就觉得这是不对的吧。其实现在想想,我们根本不能算在一起过,最亲密的动作不过是牵手,最甜的情话不过是“我想你”,连“喜欢”我们都不曾明确说过,但当时却觉得那么幸福。
“大概很多事其实也变了吧。”他依然笑着。
从饭店出来,我们朝不同的方向走去。几步之后,忍不住转过身,想再看一眼那个自己曾经死心塌地地喜欢的人。人群中,我依然一眼就能找到他,即使他的外形并不出众;我觉得他依然是睿智、幽默的,只是看着他的背影,我不再有曾经的小鹿乱撞,也不再期待他的回头。曾经的非他不可只是我的主观神化,他依然优秀,只是我们已不再彼此喜欢。
人们总说年轻的时候不懂爱情,或许吧,我们不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但那份喜欢、那份“眼里只有TA”的专注、悸动却是真真切切的。千万不要否认曾经的心动,曾经的自己,是那些曾经造就了现在的你,没有勇气承认过去,哪来的坚定面对现在、创造未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