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一到,东北地区的气温,就进入到了一年之中最为寒冷的时段。
按照惯例,担负守备任务的部队,每年一次的实兵检验性演习,也就进入到了倒计时。
部队拉动之前,演习中的重头大戏——组织战斗阶段,已经拉开了序幕。
这个节点,最考验一支部队的指挥中枢,即首长机关的核心——司令部的指挥效能和运筹帷幄水平。
登台亮相的主要角色,绝对不可能只有一两个主角,就能把这一台大戏唱出花儿来的独角戏或二人转。而是包括参谋长在内的作战、炮兵、通信、侦察、机要等所有人员和部门无缝衔接的联袂演出。
由于整个守备师的五六个团级单位,都将在一个战斗想定之下,进行战斗组织和战斗实施,这无疑即是一次检验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时机,也是一次全师范围内,各个团级单位,明里暗里较着劲儿的不比赛的比赛。
于守备部队而言,每年冬训开始的第一个课题,就是实兵检验性演习。
虽然此刻,参谋长吴京生无疑是全团最忙最累的那个部队首长。当然,这也是他最牛掰、最得意、最露脸的高光时刻。
通过几年的比试,他带领的守备第七十五团司令部,早已经成为整个守备区的团级单位中,名气最大的司机机关了。
百万大裁军之后,新守备第七十五团,在组建元年,就代表守备区,担当起了军区坚固阵地攻防战斗,课题研究的试点单位。
也就是在那次课题研究中,守备第七十五团,为守备部队的训练和未来担负的实战任务,趟出了一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可借鉴的路子。总结出来一整套很有价值,可供全军区守备部队共同参考的训练指南。
从而受到了军区首长和司令机关的高度重视。
随后的几年,守备区接连组织了几次司令机关的参谋业务比武。无论是单项,还是团体,榜一的位置,还从来没有缺席过七十五团参谋们的名字。
这可让参谋长吴京生,在全守备区范围内出尽了风头。
原本操着京腔大嗓儿,从来不会小声说话,更不会低头走路的纯北京爷们儿,腰杆子就愈发挺拔了。
七十五团司、政、后三大机关,无论从编制序列中的自然排序,还是在全守备区的影响力,参谋长吴京生可都是名列前茅。
同样都是部门首长,政治处主任老刘,后勤处长老贾,在参谋长吴京生那耀眼的光环之上,自然也就暗淡了不少。
每年从军事院校新毕业的大学生,按照部队的规定,应该在基层工作两年之后,才可以调入机关。
这条硬性规定,司、政、后三大机关,无论谁都不能坏掉规矩。
但是,司令部可以通过全年的训练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情况,第一时间对新毕业的军官的全面情况进行评估。
换句话说,也只有参谋长和司令机关的参谋们,才能对每天都要出现在训练场上的每一个新毕业的学员,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地考察。
这也就为两年以后,优先选择“质地优质”的新参谋,打下了坚实基础。选人用人的优先权,都让吴京生占了先手,老刘和老贾心里,难免会有一些不舒坦。
想法归想法,但不得不佩服人家吴京生,人家带领着司令部,把军事工作干得风生水起,没有点儿真本事,还真不敢有挑三拣四优先选调参谋的底气。
一向“七个不服八个不奋”的山东大汉,政治处主任老刘,都能在心字头上插把刀“忍”了,比司令部和政治处矮“半截儿”的后勤处正营职处长老贾,自然也就没了啥脾气。
作战室里挑灯夜战,是实兵检验性演习前的常态。各种作战预案、保障预案、协同动作计划等大大小小几十份文书,连文字带地图,必须要在48小时之内完成。
炮兵股长于建,此时此刻的任务,除了自己手头上,那摊子涉及到演练中,炮兵保障计划等所有作战文书之外,还得兼顾着帮助政治处,还有后勤处的几个股,把几十份已经完成的各种保障计划图,统一写好图头。
老于入伍前是大连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老师。就是为了圆自己儿时就有的军人梦,特别向往那一身“四个兜儿”的军装。才毅然决然地辞了艺术学院老师的工作,参加了军区特招的专业人才选拔,并在几百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一个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老师,写起各种各样的美术字来,简直太小儿科了。
美术字反着写、正着用,还有双手写各种字体的空心美术字,是他最拿手的绝活。
组织战斗这48小时之内,老于绝对是除了作训股的参谋之外,最忙的那个人。左右开弓写图头时,可以嘴上叼着烟,边抽烟儿,边写字。
晚饭刚吃罢,政治处宣传股长老姚,脚跟脚紧跟着老于,来到作战室,抱着已经标好的政治工作保障预案,求老于帮他写图头来了。
“老于,求助求助,帮兄弟写个图头呗?”
求人的差亊,可是不敢造次,见面三分笑,必须把小烟儿递上。
于建此时双手正忙呼得左右翻飞,见老姚那满脸堆笑地抱着地图站在身边,也不想德罪人,用力点了点头。
“放在那边的桌子上吧,忙活完手里的活儿,马上给你写。”
老于把自己那600多度深度近视的眼镜,往鼻梁子上方用力推了一下。用黑少白多的眼睛瞄了一眼老姚。
不冷不热中,透着点点傲气儿,也难怪,都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连地图整饰也不可马虎。
“老于,抓紧哦!”。
说完把从河南老家带回来的一包绿皮包装的“中原”香烟,放在老于的桌子上,一转身,笑嘻嘻地走了。
此时,一号作战室里,作训股股长老方,正带着两名作训参谋,堆制着战术推演所用沙盘。
八乘十米的沙盘,应该也算是不小的大沙盘了。一般来说,团以下部队演习所用沙盘的规格,不需要太大,够用就好。
但堆制的经度纬度,以及地形地貌特征,必须要把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
因为沙盘的精确度要求,战术用和战役用有本质的区别,战术需要极其精准。这是因为很有可能因为一点一滴的误差,就会影响人和机械的行动,更为重要的是还会影响到,各兵种协同动作的精确运行。
从分析地形图、定好比例尺、订好方里网格、一直到堆沙定位、积成雏形、精准定点,再到整体整饰,必须要一气呵成。
这个没有几年的基本功训练,“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是肯定不行的。大考一到,哭都来不及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用在此时,那可是特别地贴切。
老方是在全守备区参谋业务比赛中比出来的名气。比赛“记忆堆制沙盘”的参谋业务时,一人一盘,2X3米规格的战术沙盘,要在20分钟之内都得搞定。
比赛开始时,裁判员提前10分钟,分发给选手们一张军用地图,参赛者只有10分钟的快速记忆时间。倒计时的秒表停止,立马收图。
选手们凭借那10分钟的瞬间记忆,开始堆制沙盘。从搭板、堆沙一直到整饰完成,20分钟停表住手。
守备区副司令员兼考谋长带领裁判组,根据评分要点,综合评分,现场排名,公布成绩。
实打实的东西,做不了半点儿假。
七十五团党委立下了那条规矩,从来都没有变过。“凡是在上级组织的军事比武竞赛中,获得前三名的人和单位,记三等功一次。”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75团司令部的参谋们,参加师以上组织的军事训练大比武的比赛中,空手而归的时候,还真就不多。
眼看着自己的参谋们,立功受奖层出不穷,膀大腰圆的参谋长吴京生,那一脸不加掩饰的兴奋劲儿,比自己遭到提拔还明显。
作训参谋出身的吴京生,从参谋干到参谋长,二十多年的军队生涯,从来没有离开过司令机关。
这也把自己的升迁之路,堵得很窄。本来可以接任转业的老团长,担任七十五团团长的他,就是因为没有基层主官的工作经历,在上级党委的权衡利弊之后,拿捏了下来。
巧合的是,新任七十五团团长的这个人,竟然是他石家庄高级陆军学院的同班同学,睡在一个寝室的沈大鹏。
吴京生心里比谁都清楚,这次如果不是沈大鹏来接任七十五团团长,那一定还有张王李赵叫大鹏的人。
但一定不会是他吴京生。
缺少了基层主官经历的人,相当于严重“瘸腿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先天缺陷”。再轮也轮不到他。
可是,组织上安排,从来都没有征求过他自己的意见。从守备区的作训处参谋,到师作训科科长,再到七十五团参谋长,这一路下来,所有职务上的调整,那可都是组织决定。
而且理由都惊人的相似:司令机关的行家里手,当然要放在司令机关中发光发热。就这,还有一个貌似很合理的解释,叫人尽其才。
轮到该提拔的时候,又弄出来这么一条规定,心胸再开阔,也会有疙疙瘩瘩的时候。
难怪沈大鹏来七十五团报道的第一天,就紧紧握住“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同门师弟吴京生的手,深情地道了一声“啥也不说了,好兄弟!”
在一个寝室住了两年,没有谁比沈大鹏更了解吴京生的为人。
人高马大的吴京生,从来就不是小肚鸡肠的人。心里再不痛快,也不会影响到两个人工作上的配合。
这次演习开始前,沈大鹏把关于演习全过程的组织指挥,全权交给了参谋长吴京生,自己当起了逍遥自在的“甩手掌柜”。
半个月的实兵检验性演习结束之后,全程跟随七十五团演练的守备区“导调组”,在总结通报上,给七十五团的评价只写了两个字:精彩!
除夕前一天,守备区政治部电话通知:“吴京生同志春节之后,正式到守备区报到,与即将调任军区作战部的作训处长交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