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记不清是第多少次在自媒体,公众号上看到对于女性化妆审美的讨论了,这一次引发热点的原因是黄多多,一位十几岁青春期的小姑娘打了耳洞。公众号开始又一次狂欢,教育每一个女孩子,每一位女性,你的“审美”,你的外在,你的精致非常重要,仿佛这年头不化妆就是原罪。
恰好看完这样一篇文章之后,觉得抑制不住的想写点什么,来告诉公众号下那些抱怨青春期被禁止化妆,不会打扮,于是现在不够自信的女性朋友们,你的不自信不是因为你不会化妆,而恰恰是这些文章自身在造就你的不自信。与其说是不会化妆这种“审美缺失”让你感到焦虑,不如说是这种对女性美千篇一律的标签造成任何不属于这种群体的人对于自己女性身份的怀疑,对于不够女性化这种属性的焦虑。
在社会大条件下,提到漂亮的女性,有一批人脑海中估计都是千篇一律的形象:年轻,白皙的肌肤,精致的化妆,魔鬼的身材,恰好的个头,高跟鞋,打着耳洞,戴着精致的饰品。而现在,恰恰是这样一批审美趋向一致、缺乏多样性的群体,在掌握着自媒体、媒体的话语权,倡导所谓的“美育”,告诉其他人,我们的孩子缺乏审美。就我个人而言,这件事自身已经足够可怕了。
谈起美育,这类文章一般都会先扯上席勒的大旗,谁让人家写了本《美育书简》呢,听名字就是在教女性化妆,让自己变得更精致啊。之后就可以开始谈谈席勒的祖国——德国了,德国这么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肯定要教育女性变得更精致啦。后面告诉你,孩子三岁就有性别意识了,青春期想化妆是一定的,扯上几个因为青春期被禁止化妆,长大一辈子不自信的例子,完美的教育了现代家长,不要扼杀孩子“审美”。
这条逻辑链看起来清晰明了,深入推敲起来,却发现漏洞满满。我们不妨先从席勒开始,讲讲德国的美育。他的一本哲学著作,即使被翻译成了这么富有“煽动性”模糊不清的名字,读起来你仍然会发现人家是在讲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培养完善人格。不知道这些提倡美育的人到底知不知道美学是什么,反正不是告诉女孩子要化妆打扮,要不这一专业怎么会成为大学最名不副实的学科之一呢。于是在席勒这样一本这么不“美学”的书的教导下,德国人有了非常独特的审美教育。在德国读了几年书的我,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会评判美女丑女的永远只有经历过这种特色洗脑的同胞们,所以我大概只会听到很小一部分人在攻击彼此外貌。德国比较有素质的人(比如大学生们)大概是不会这么说的,他们的“人身攻击”型发牢骚包括并不限于做事情不负责任,小组作业没有团队合作精神,不守时,歧视,作弊等各种不诚信行为,甚至某门课太难,老师PPT不够清晰,助教不够专业也能算理由,就这样抱怨完还得说一句“Leben und leben lassen”证明下自己很开放,尊重多样性价值观,这些牢骚就是说说而已(这句话直译就是自己活,也要让别人活)。而且绝对不会有说长得不够漂亮这种真·歧视性言论。当然德国艺术导向的美学教育在很多方面确实很有帮助,比如德国人的排版真的很好看,加上自身的严谨性,大多数人的幻灯片能完美治愈强迫症。但是如果你期待德国女性中国式精致的生活,可能事实与这些人的想象甚远。高跟鞋在德国除了少数人的个人爱好以外,真的是少之又少。化妆与否完全看人,大学这种天天上课,周周实验的环境下,基本喷个香水就是奢侈了(至少理工科如此)。大街上牛仔裤T恤衫是很标准的打扮,穿个裙子也各种牛仔风。衣服色系各种黑蓝灰,最精致的衣服确实是针对青春期孩子的,这大概是最接近此类文章中的想象了,即便如此,德国六至九年级的孩子们的穿衣打扮也很少有符合中国对女性的审美标准的。就我认得的德国人这种小样本来讲,他们觉得对于物品来讲,功能完善,质量优良是美。而对于人来讲,侍弄花花草草是美,爱小动物是美,乐于助人热爱阅读是美,认真负责具有专业精神是美,甚至说不去谈论别人外貌,尊重他人也是这种审美的基本要求。一言以蔽之,凡是能满足一件事物根本特征的,就是美。
这种审美和公众号中倡导的审美有何区别呢?在这种审美语境下,个体自身的需求和选择被得到了充分尊重,避免人为设定美学标准造成的身份焦虑。在这些公众号不断强调外国老人的精致时,请务必认清一件事,他们的一生都没有遭遇任何对美的束缚,才能在暮年保持美的状态,这种美丽的魅力不是在于化妆自身,而是在于对生活的热爱,经历沧桑之后的智慧和恬静,面对衰老疾病甚至死亡的坦然,活到老学到老的勇气,这些,却恰恰与公众号所倡导的美丽相反。
先不谈很多公众号中的美真的只是皮囊上的漂亮这种问题。单就这种状态自身而言,问题就很严重,因为这种美丽,很多是反自然状态的:因为追求年轻,所以厌恶自然的衰老;因为追求魔鬼身材,所以过分节食减肥;因为“女孩子都要有一双高跟鞋”,所以无视高跟鞋会引发骨骼变形,加大身体负担这一事实,这种审美背后分明完全是以男性视角进行的对性吸引力的评判,尽可能忽略女性自己的健康和追求自己喜欢的身体状态的权利,却被冠以“爱美”是女性的天性,是每个女人的选择这种无耻的标签。这种趋同化的审美在利用自己话语权上的优势,带给无数女性焦虑和无助,刺激女性对于化妆品,减肥产品,奢侈品的消费。同时就有了公众号下的诸多外貌带来不自信的评论,而这些评论,反过来又增加了文章的可信性,形成倡导者乐见其成的恶性循环。在这种焦虑下,任何胆敢追求非性吸引力的美丽都会被放在聚光灯下评判,从而将这种焦虑和标准本身一代代延续下去。
所谓天性,不过是自然状态的一种表达,三岁的性别意识确实是天性,但那不过意味着知道爸爸和妈妈性别不一样,不意味着知道自己小时候要玩洋娃娃,长大要穿高跟鞋;不意味着知道自己将来一定会理科不好,只会文科;更不意味着一生要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对抗自然发生的衰老,为了所谓的美丽付出自己的健康。是社会氛围赋予这个标签背后更多的含义,不断规范这女性的行为,打击着任何胆敢不遵守这种约定俗成的异类,从而保证男性在社会上的话语权和决定权。最后很多既得利益者反过来却将其怪罪于天性,大概这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了吧,呜呼哀哉,可笑可怜可悲!
回到青春期化妆的行为,一、请在不要在全社会大肆渲染化妆与女性身份的必然联系的背景下,再反过头来说女性青春期爱美是自由意志的体现,是天性使然。二、一方面来讲人家家孩子,化不化妆,关你毛事。另一方面来讲,大概作为负责任的父母,不应该鼓励任何对身体会造成巨大伤害的爱美行为,除非确定十几岁的孩子能意识到这种伤害意味着什么,比如穿高跟鞋会造成的骨骼变形,并确认她未来不会为此后悔。三、最重要的一点,如果真的觉得自己是爱美先锋,时尚达人,要将孩子往这个方向培养,请务必同时告诉孩子,真正的美包括尊重个人选择,不歧视,你可以化妆、打耳洞,但是请不要嘲笑其他不那么做的同学朋友。否则你外表的美丽只能成为一个笑话。
再顺便给那些说因为自己不会打扮,于是被嘲笑不自信的女性朋友们讲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满足下文章“基本要素”,我初中高中所在的学校都只允许校服,女生短发,不许染发带饰品,但这些女孩长大之后成为我认得的最为自信的女性们,因为一方面来讲,这种将社会地位最小化的行为保护了来自弱势家庭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另一方面,得益于刻苦的学习和训练,她们在长大之后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甚至不乏有人逃脱了这种审美的牢笼,奔向更多样化审美的怀抱。所以,人这短短一生,如果单纯为了追求美丽而放弃自己的修炼,可能最后连漂亮都剩不下了,毕竟色衰爱弛这个成语学习一下啊。
(PS:不知道有没有人会说,不过我可以自己先替被触动敏感神经的人解释下,对啊,我就是不符合中国审美观,很多人口中的“丑女多作怪”,那又如何,又没吃你家大米,这年头男人都能对女性的美丽指手画脚,作为一个女性我当然有权利对自己的美丽表达自己的观点,拯救下潜在的和我有一样观点的女性同胞啦。皮这一下我还是很开心的~如果要是这点都想不明白,只能说请点右上,阅读实在不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