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第一个IPO,量子之歌。
有些朋友可能对这方面不熟。
我简单介绍一下。
量子之歌的基本盘是「启牛学堂」,是专门做在线投资者教育的。
在线教育爆发的那一年,启牛学堂凭着在线金融素养课快速崛起,成为这个赛道的头部平台。
金融素养课做起来之后,再慢慢拓品类,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理论上,提供一些金融素养课帮国人提供一下理财水平,本身是件好事。
毕竟我们这方面还是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
随着互联网进程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基金等理财方式。
你可能也有体会,投资理财是有一定门槛的;
所以,找老师学习自然是一部分人的选择;
因而用户的需求是一直在的,这公司似乎前景光明。
但,站在投资者角度,我们考虑的维度就完全不同了。
比如,我们要考虑这家公司的利润来源,也就是靠什么赚钱;
比如,我们要考虑这家公司的赚钱能力,也就是毛利率、净利率、ROE、ROA、净现金流等;
再比如,我们还要考虑这家能不能持续赚钱,也就是市场环境、消费趋势和公司护城河。
看到这,千万别被吓跑了。
量子之歌刚上市,我们今天就不谈太多数据方面的内容。
但,作为一个长期主义者,「护城河」这个重要概念值得分享;
因为,它能帮你看未来。
古代军队攻城,要判断一座城好不好打,首先就看它的护城河。
有的城防松弛,护城河形同虚设,那直接强攻,但对于护城河又宽又深的城池,就要好好筹划一番了。
能不能攻?打不打得下来?部队损失抗不扛得住?都成了问题。
常言道“商场如战场”,每个公司都想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虽然护城河不是那么容易形成的,但一旦建成,对我们投资者来说,非常利好。
在巴菲特的投资理念里,也把公司的护城河看得很重。
他曾这样公开介绍过他的护城河理论:
投资的关键,在于确定一家公司的竞争优势,尤为重要的是,这种优势的持续性。被宽阔的、长流不息的护城河所保护的产品或服务,才能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总得来看,公司护城河是能给企业持续带来竞争的优势。
要不然就得与同类公司陷入无休止的内卷,比如2021-2022之间的叮咚买菜、每日优鲜,橙心优选。
既然公司有护城河,能给我们带来丰厚回报。
那我们怎么判断,我心目中的“她”有没有护城河呢?
通常我们看公司的护城河,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无形资产、转换成本、规模效应、成本优势。
1.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你看不到,摸不着,但的确价值非凡,包括包括品牌、专利和政府许可。
首先,我们来看品牌。
考验一家公司品牌力,直接体现是对产品的忠诚度,玄幻点讲是为信仰充值。
比如,苹果就是这样的公司。
巴菲特曾说,“苹果打动我的地方,是用户粘性非常高的产品。”
他会询问身边用 iPhone 的人,得到的答案是“我以后还会买 iPhone”。
尽管近年来苹果产品在我们眼里逐渐“不香了”,但市场份额不会说谎。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中苹果手机销量最高,占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 23.7%。
在我看来,品牌给用户造成的更多是记忆锚点,即第一印象。
比如,提到茅台就是国酒,小米手机就是性价比等等。
所以,当你想投资一家公司,看他有没有品牌护城河,最简单地就是看用户对其品牌的反应就行。
身边人是不是很多都知道这个品牌或其产品?
你是不是经常被推荐某个品牌的产品?
你是不是有意无意,经常看到这个产品相关信息?
如果你总能看见或使用相关产品,大概率这个产品/品牌是个爆品,比如当年的网易云音乐,喜茶等等。
至于爆品能否持续,用户对其有无忠诚度,那就得进一步分析了。
我们再来看看专利。
在过去,专利技术无疑是比较强大的护城河,比如可口可乐的秘密配方。
直到今天,技术门槛依旧存在,知识产权、专利保护都是直观体现。苹果公司专利很多,但似乎没有那种特别高精尖的,这点先我们跳过。
不过苹果公司倒是在专利上一直事故不断。
比如,之前苹果公司又被告其iPhone、iPad、Apple Watch等设备侵犯了Optis的专利,被罚了3亿美元专利侵权赔偿金。
有些公司长期依靠专利,把自己的护城河开发得不错,比如云南白药。
说实在话,虽然一般投资者不会像巴菲特、段永平等拿这么久,但看短期专利也未尝不可。
比如,沃森生物因“重组人ru头瘤蛋白表达”的专利,盘中一度大涨14.5%。
所以,当我们再看一家公司有无专利护城河,一定要注意两点:
其专利是否足够多,且能持续创新,不断产生新专利
专利中有无高精尖,甚至几年内能垄断市场的?
最后,我们再讲下政府许可。
想政府允许澳门、拉斯维加斯开设赌场,这种都是一种政府许可下的特例,很少企业或平台能遇到这种待遇,一般分析公司的时候你就不用考虑了。
说到政府这点,咱不得不说,这是最大的势能。
经历过双减,懂得都懂。
2. 转换成本
用户从A产品切换到使用B产品,可能存在转换成本。
举个经典的例子,张一鸣和老罗等一票人,当年想对抗微信,做了如多闪、子弹短信(聊天宝)、马桶MT等。
即使出了红包补贴这种策略,依然扛不住用户转换成本太高。
你想想,你身边就你几个人用,怎么联系你的亲朋好友呢?
说回苹果产品,我觉得目前并不存在很大的转换成本。
苹果用户最在意的无非是体验,比如生态和设计美学等。
不得不说,现在国产手机和苹果差距逐渐在缩小。
就拿手机信息的一键迁移来说,今年给我老妈买小米手机的时候,旧手机数据也是一键迁移过去了,真挺方便。
国产手机和苹果肯定还有差距,但不构成像微信案例这种转换成本,更多的是一个使用习惯的问题。
华为,小米的生态都在慢慢完善,哪天给你来个云盘1T,免费用3年,你是不是也超心动?
所以,转换成本并不是在所有的领域都存在。
比如说,你要出差,从武汉飞广州,具体选择哪个航空公司的航班,并没有太强的转换成本;
再比如说,我们去哪个便利店买东西,也没有太大的阻碍。
在零售行业和消费行业,转换成本并不高,通常是依靠我们之前介绍过的,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来建立护城河。
3. 规模效应
规模是一个体量,显著大于竞争对手,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竞争优势。
那这个优势是怎么产生的呢?
在企业的成本中,会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前期投入巨大,但想要入局,就必须要花费的部分;
变动成本,则是后期生产运营过程中,需要追加投入的部分。
有的行业,前期介入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在固定成本上。
如果固定成本远超过变动成本,那这个行业通常就会有规模优势;
因为后来者,想入局也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 ,这个竞争门槛是比较高的。
举个例子,电商行业。
当年京东本身还没赚多少钱,就准备花10亿美元,自建物流体系。
虽然物流体系前期投入巨大,但一旦建成,规模带来的边际效应就很明显了。
另外,派送商品多了,利润率就可以提高不少。
再比如,当年美团外卖业务,要做就要抢用户。
怎么抢?亏钱补贴。
后来投资人不看好美团外卖业务,认为外卖业务亏损很厉害,一边补骑手,一边补用户。
但其实,这个模式里,规模效应很重要,一旦拿下账就能算回来。
所以,王慧文给清华学生上课也说过,“外卖业务估值在美团大概占1000亿美金,而美团外卖历史总计亏损大概130亿人民币,不到20亿美金;站在今天看,投资回报率还不错”。
所以,当我们在分析一家公司有没有规模效应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
产品/服务的用户数有多少?占比是多少?上升空间多大?
4. 成本优势
规模效应在一定范围内会带来成本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量大,对产业链的议价权高;
第二:量大,能摊薄成本。
历史上,巴菲特买过诸多生产销售快消食品、日化用品的公司,比如宝洁、亨氏、绿箭等。
这一类公司都具有对分销渠道极强的议价权。
巴菲特曾说,
宝洁的生意非常好,因为它拥有强大的分销渠道和大量知名品牌,“要是我在二十年里只能投资宝洁一家公司,我可以接受。宝洁可以入选我最看好的公司中的前 5%。宝洁不会被竞争对手打垮。”
你很难说宝洁有什么技术突破,但将数十个产品线的新品推向全球数以十万计的超市货架,本身就是竞争门槛。
苹果公司营业利润率在业界是出了名的高,能达到38%,主要也是因为相关苹果出货量太大,产业链上的公司都希望能分一杯羹,议价权自然高。
另外,苹果就生产这么几种类型的产品,力出一孔,整个流程的成本就能摊薄。
所以,当你考虑一家公司有无成本优势重点考虑:
这家公司的规模——用户/产能/效率
财报或其他渠道披露的营业成本和净利润率
到这里,企业的护城河怎么看,我想你已经清楚了。
最后再聊聊个人的护城河吧。
护城河不光对企业至关重要,对我们个人也很重要。
个人护城河,等同于个人竞争力。
有些竞争力是天生的,比如模特行业的脸蛋,身高。
这里,我们只谈,我们可控的部分,如解决问题的能力,执行力,学习力等。
毫无疑问,提升个人竞争力,是我们人生的重要课题。
通俗点说,这是与你安身立命息息相关的事情。
拔高一点看,这是你精神追求的目标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专利、规模效应等方式构建护城河,那你我这样的普通人,该怎么做呢?
我的想法是,做那些能产生复利效应的事情。
比如,持续写作,坚持运动,钻研自己的兴趣爱好等。
日本有种特色美食叫天妇罗。
而做天妇罗最出名的就是早乙女哲哉了。(天妇罗之神)
老人家17 岁入厨,一生只做天妇罗,炸过的食材超过1000万件。成神之路,无他,唯手熟尔。
本质上,老人家和巴菲特都一样,都在“滚雪球”,随着经验的加深,雪球越来越大。
即,复利带来的回报越大。
最后的话
关注我的朋友,我想都拥有成长型思维;
要不然,不会看这么干的内容。
如果你已经在滚自己的雪球,恭喜你!
如果你还没找到,看完这篇文章就开始思考吧。